巴斯夫官网发布通知,称在2月15日或合同允许的情况下,提升北美地区PBT、PET、PA等聚合物或化合物的产品价格,其中PA涨0.3美元/磅(约4206元/吨),PBT和PET涨0.2美元/磅(约2804元/吨),其中热塑性聚氨酯 (TPU) 产品的售价涨幅高达0.59 美元/磅(约8270元/吨)。
此前的2月8日,万华化学(烟台)销售有限公司发布通知函,称受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原料价格走强,TPU上游主要原料己二酸(AA)等价格持续上涨,市场供应日益趋紧。因此,公司决定从2月10日起,提高万华国内市场所有TPU售价,每吨提价2000元!
原料开启疯狂上涨模式
据机构统计,自2020年下半年后,TPU原材料开启疯狂上涨模式。重要原料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海外装置频发不可抗力,国内仅万华一家在进行扩能或者新建;原料 1,4-丁二醇(BDO)因BASF减产、下游氨纶需求增量,以及“限塑令”对可降解塑料的提振,催生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潜力,电石法工艺高耗能状态下面临的淘汰风险,BDO市场供需呈现新格局;以及AA后市发力,整体TPU原料上游疯狂上涨,带动TPU价格一路上涨,引起众多关注。
与通用的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TPU性能优异、加工性能好、环保性能优良,既有橡胶材料的高弹性,又有工程塑料的高强度。并且废弃后可重复加工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未来新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TPU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是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
国内TPU产能产量
我国TPU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超越欧美成为世界第一的TPU消费市场,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2017-2021年国内TPU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9%,其中2021年总产量为64.5万吨,同比增长12.3%。从产量规模来看,国内TPU行业呈现“二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万华和华峰的产量规模相当,两家2021年产量合计占国内总产量的37%左右,而产量前十的生产企业2021年产量合计占国内总产量的78%左右,详见表1。
表1 国内TPU产能TOP10分布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国内TPU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国内TPU产能规模的快速扩张,国内企业的TPU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中高端产品覆盖面与外资企业的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TPU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形成低端TPU供应逐渐过剩,高端产品紧缺局面,2021年国内TPU行业的平均开工率仅有5-6成。
目前我国国内TPU生产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万华化学、华峰集团为代表的拥有MDI、多元醇或己二酸等主要原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化工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拥有雄厚的化工生产基础、产业链长、整体规模大,业务领域也不限于TPU行业,低成本优势明显;第二类:以美瑞新材、上海金汤科技为代表的专注于TPU的研发生产,并以技术创新和专业服务为核心的企业。这类企业近年来成长迅速,技术实力较强,在市场开发、客户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竞争优势,在细分市场发展较快;第三类: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或环保问题,这类企业竞争力相对不足。
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
01 | 需求扩张推动技术创新加速,进一步促进国产替代
TPU是高分子新材料行业中的朝阳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广阔,由于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TPU已成为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技术将进一步促进国产替代,见表2。
表2 我国TPU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02 | 市场前景广阔,到2026年消费量将达90万吨
目前我国TPU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已成为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端制造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材料,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6年其消费量将达到90万吨左右,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本文来源于综合信息。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
2022年2月10日 —— 巴斯夫携手其独家合作伙伴——全球仿生肽研发领导者韩国 Caregen 公司推出全新 Peptovitae™ 系列。该系列在亚洲研发,由四种专利肽组成,为新一代仿生肽产品。
2022-02-10 本网编辑
2月8日,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正式签订股权变更协议,取得廊坊市飞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49.9%的股权,间接控股“新康得”——万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2022-02-14 本网编辑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