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技术创新者赛莱默(纽交所代码:XYL)近日宣布,在2022年全球水奖(Global Water Awards)评选中荣获 "零碳先锋"大奖。该奖项于今年首次设立,赛莱默在全球范围内激烈的角逐和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第一家获得这一殊荣的公司,切实表彰了赛莱默在加速水务行业碳减排上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赛莱默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事务副总裁Austin Alexander代表公司上台领奖
全球水峰会(Global Water Summit)由GWI(Global Water Intelligence)全球水务智库国际环保平台发起。2022年全球水峰会在西班牙马德里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 "Water-Positive Zero Carbon"(低碳水未来)。 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国际水务公司和投资机构的领军人物济济一堂,用国际化的视角共同探讨水务行业的零碳之路,为水的可持续性发展寻找和挖掘更多机遇。每年峰会期间都会颁发年度全球水奖,对上一年度为国际水务行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司、项目进行表彰,以其公正性、专业性和国际化程度获得行业内高度认可,被誉为水务界的"奥斯卡" 。在2022年全球水峰会上,赛莱默崭露头角,成为最终的 "全球水奖 —— 零碳先锋" 大奖得主。
除了积极践行实现公司自身的碳中和运营外,赛莱默还与世界各地的公用事业组织、企业和水资源管理组织合作,帮助他们减少碳足迹。全球水奖表彰了赛莱默及其公用事业合作伙伴致力于部署高效的技术和方法,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零碳未来迈进。赛莱默的先进解决方案,可以优化整个水网的能源消耗。例如,赛莱默Flygt Bibo Alpha泵送系统,可降低60%的能源消耗,仅在2020年就帮助客户减少了7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15万辆乘用车一年内的排放量。在德国库克斯港的一家污水处理厂,利用赛莱默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其处理系统中实现了人工智能,将曝气能源的使用减少了30%。
"水务行业有着独特的地位,可以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赛莱默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力事务副总裁Austin Alexander指出,"水务行业可以在碳减排事业上捷足先登。这个奖项属于赛莱默全球的17000名团队成员,也属于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他们都为解决方案的成功贡献了一份力量。"
去年,赛莱默正式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整个价值链的零碳排放[1]。 除了通过技术影响来推动实现该目标外,公司还在近期发表了白皮书《水务事业:加速迈向零碳未来》(Water Utilities: Moving Fast Toward A Zero-Carbon Future),以建立业界对"净零"的认识。2021年,赛莱默还与其他业界领袖合作,呼吁更多人加入"奔向零碳(Race to Zero)"全球行动。
本文来源于赛莱默。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0日,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欧洲智慧能源博览会(The smarter E Europe)上,宁德时代凭借开创性的户外液冷电池系统EnerOne斩获2022年度国际电池储能奖(ees AWARD)。
2022-06-08 美通社
近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以下简称沙比克)举行2020-2021年度承包商表彰大会。
2022-04-07 本网编辑
横河电机宣布已对一项技术成功完成了概念验证测试。在位于加州洛杉矶的拉斯维加斯市政水利局(Las Virgenes Municipal Water District, LVMWD)的塔皮亚污水处理厂(Tapia Water Reclamation Facility),该技术可降低能耗并稳定出水质量。作为该公司提议改善现有废水回收设施性能的举措之一,该倡议是配合日本经济产业省所赞助的一项计划而执行的,这一计划旨在探索在海外部署高质量能源基础设施的机遇。
2022-03-31 横河电机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