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加快推进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底。《措施》提出,计划到2025年底将河北石化化工产业打造成万亿元产业。
《措施》明确河北将壮大沿海石化化工基地,推进曹妃甸、南堡、海港、丰南、乐亭、临港、中捷等沿海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建设曹妃甸和渤海新区两大石化化工基地,并鼓励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耦合发展,促进海洋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其中,曹妃甸着力推进大型石化项目落地,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临港石化化工产业基地;渤海新区着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合成材料生产基地。
在化工园区建设工作方面,河北将加快化工园区、重点监控点认定工作,健全园区内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园区内企业进行循环生产,加强智慧园区建设。
在确保安全基础上,河北支持各地化工重点监控点内企业新建、改建、扩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计划到2025年底,将石化化工产业打造成万亿元产业。
河北将加快企业搬迁升级,将按照全省产业布局和园区定位,常态化推进具备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的园区外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做强精细化工,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河北鼓励发展绿色农药,扩大环保型涂料和染料等产品规模,围绕高附加值、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发展高端精细化学品,推动生物技术与精细化工结合等;围绕新兴产业,以高性能化工新材料为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有机氟硅、聚氨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聚苯醚、聚酰亚胺、电子特种气体、光热热媒、生物基材料、可降解塑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此外,还提到推进全省炼油企业整合重组和绿色转型升级,将油品转化为丙烯等低碳烯烃等化工产品。
促进行业低碳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河北将从源头促进工业废物“减量化”,加大含盐、高氨氮等废水治理力度,提升废催化剂、废酸、废盐、高浓度有机废液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并推动石化行业与建材、冶金、节能环保等行业耦合发展;科学认定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园区,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推广先进节能低碳、节水、资源绿色利用和碳捕集、碳封存等工艺技术装备应用,并开展环保“升A晋B”专项行动,探索排污权指标跨区域流转,解决退城搬迁项目排污权指标紧缺难题。
同时,《措施》指出河北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打造特色平台,强化示范引领。加快建设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智能制造平台,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推进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计划到2025年培育数家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措施》中明确多项奖励补助,减税降费等政策,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鼓励企业品牌创建、技改创新、绿色升级等,促进企业长效发展。
其中,河北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入围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新取得国际商标注册的企业,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奖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河北力争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75%。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的科技型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给予补助。
此外,河北还将对工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给予补助,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给予奖励,以及对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挂牌给予费用补助等。
本文来源于综合公开信息。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6月28日,“2022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幕。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发布了《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详细介绍了24种重点石化化工产品2021年产能情况及2022年相关预测。
2022-07-05 本网编辑
2022年6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办发布消息,中国石化部署在重庆綦江的新页1井试获日产页岩气53万立方米,标志着新场构造落实千亿方资源量。
2022-07-04 本网编辑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