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次沉淀池
城市污水中既含有分散颗粒又含有絮凝性颗粒。设计初次沉淀池的容量时,有效容积是表面负荷(过流率)和沉淀时间的函数。由于大多数沉淀池的池深为3m左右,虽然停留时间通常作为设计时的指标,但表面负荷也是一个有用的标志。
用于生物处理前的沉淀池常采用2h的沉淀时间。当只采用初次沉淀处理时,常选用3h。我国对于前者常采用1~1.5h,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为1.5~5h.
二、二次沉淀池
从生物滤池和曝气池带至二次沉淀池中的悬浮固体通常具有良好的凝聚性,因此竖流式沉淀池特别适宜。但它因有容量小、造价高、施工较困难等缺点,故国外使用也不广泛。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是辐流式沉淀池。表3-1列出对不同污水量的活性污泥法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根据处理方法和污水流量,可按此表选择堰负荷的最大值,以减少进入出水堰的水流速度。通常,在池壁内把出水堰建成两侧有堰的排水槽。近年来国外已较广泛采用。我国天津纪庄子处理厂的辐流式沉淀池也是这种形式。
表3-1 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的适用条件及设计要点
池型 |
适 用 条 件 |
设 计 要 点 |
初 次 沉 淀 池
|
对污水中密度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
(1)考虑沉淀污泥发生腐败,设置刮、排泥设备,迅速排除污泥 (2)考虑固体悬浮物及污泥上浮,设置浮渣去除设备 (3)表面负荷以25~50m3/(m2·d)为标准 (4)进水端考虑整流措施,采用阻流板、有孔整流壁、圆筒形整流板 (5)采用溢流堰,堰上负荷≤250m3(m·d)为标准 (6)长方形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 (7)污泥区容积,静水压排泥时,≤2d污泥量;机械排泥时,考虑4h排泥量 (8)排泥静水压≥1.50m |
二 次 沉 淀 池
|
对污水中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密度小的、因水流作用易发生上浮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
(1)考虑沉淀污泥发生腐败,设置刮、排泥设备,迅速排除污泥 (2)考虑污泥上浮,设置浮渣去除设备 (3)表面负荷以25~30m3/(m2·d)为标准 (4)进水端考虑整流措施,采用阻流板、有孔整流壁、圆筒形整流板 (5)采用溢流堰,堰上负荷≤150m3(m·d) (6)长方形池,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7)主要溢流设备的布置,防止污泥上浮出流而使处理水恶化 (8)考虑SVI值增高引起的问题 (9)排泥静水压,生物膜法后≥1.20m,曝气池后≥0.9m |
三、沉淀池的类型和结构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有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三种形式。每种沉淀池均包括五个区,即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
表3-2 各种沉淀池比较
池型 |
优 点 |
缺 点 |
适 用 条 件 |
平 流 式
|
(1)沉淀效果好 (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用能力较强 (3)施工简易,造价较低 |
(1)池子配水不易均匀 (2)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要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量大;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排泥时,链带的支撑件和驱动件都浸于水中,易锈蚀 |
(1)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及地质较差地区 (2)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
竖 流 式
|
(1)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2)占地面积小
|
(1)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 (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用能力较差 (3)造价较高 (4)池径不宜过大,否则布水不匀 |
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
辐 流 式
|
(1)多为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较简单 (2)排泥设备已趋定型 |
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
(1)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区 (2)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
本文来源于综合公开信息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近日,中景石化全球最大年产120万吨共聚聚丙烯项目进入投料试车阶段,项目引进荷兰利安得巴塞尔公司全球最先进多元共聚聚丙烯技术,填补了福建省产业链生产高端聚丙烯的空白。
2022-08-24 本网编辑
近期,巴斯夫、陶氏、万华等大型化工企业相继发布今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这些企业的销售业绩仍普遍实现持续增长,总体保持向好趋势。
2022-08-24 本网编辑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