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推出基于可再生原材料生产、经生物质平衡认证的汽车涂料
首批巴斯夫ColorBrite® Airspace Blue ReSource色漆产品已交付中国客户,该生物质平衡色漆产品将减少约20%产品碳足迹
巴斯夫能向中国客户提供全系列生物质平衡汽车涂料产品
首批ColorBrite® Airspace Blue ReSource色漆产品已交付中国客户,该色漆产品能帮助减少约20%产品碳足迹,且此碳减排数据已通过第三方可持续咨询机构审核。作为巴斯夫ColorBrite®水性色漆系列的生物质平衡产品——ColorBrite® ReSource能在不改变产品配方及性能的情况下,拥有更低的碳足迹。
与此同时,巴斯夫涂料位于上海漕泾的树脂工厂、位于闵行和漕泾的涂料工厂也获得了生物质平衡认证,这意味着巴斯夫涂料已经能面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经认证的、基于可再生原材料生产的全系列生物质平衡汽车涂料产品。
巴斯夫位于上海漕泾的树脂工厂、位于闵行和漕泾的涂料工厂获得REDcert²第三方认证
“通过将可再生原料替代化石原料来制造涂料,巴斯夫生物质平衡认证汽车涂料能在确保产品拥有同等质量和性能的同时,拥有更低的碳足迹。巴斯夫涂料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获得生物质平衡认证能加强我们在推动可持续与创新方面的行业领导者地位,期待携手更多在中国的汽车整车厂共同推进能源效率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巴斯夫亚太区汽车原厂漆涂料解决方案全球副总裁邹佳表示。
巴斯夫生物质平衡汽车涂料——ColorBrite® Airspace Blue ReSource色漆产品
在巴斯夫生物质平衡方案中,可再生原料将被作为原料,用于基础化学品生产。随后,特定产品的可再生原料成分含量将被计算出来,并以经生物质平衡认证的方式分配给销售产品。REDcert²是一个对生物质材料可持续使用的认证系统,该认证确保巴斯夫在销售的生物质平衡产品中,所需的化石原料已用可再生原料替代。
巴斯夫使用可再生原料替代了生物质平衡产品所需数量的化石资源来制造汽车涂料
关于巴斯夫涂料业务部
巴斯夫涂料业务部作为在全球范围开发、生产和销售创新、可持续涂料的专家,持续为行业提供包括汽车原厂漆涂料、汽车修补漆、装饰漆以及用于各行各业的金属、塑料与玻璃基板表面处理产品在内的先进解决方案。该产品组合由“创新方案,超乎想象”(“Beyond Paint Solutions”)项目补充,进一步实现具有创新表面技术的新应用。巴斯夫涂料业务部致力于打造先进解决方案,推动性能提升,促进新设计和新应用的发展,以满足世界各地合作伙伴的需求。我们还通过遍布欧洲、北美、南美和亚太地区的生产基地网络分享全球跨行业团队的知识、能力和资源,使客户从中获益。2021年,涂料业务部全球销售额达到约 34.4亿欧元。
关于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们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们将经济上的成功、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巴斯夫在全球拥有超过111,000名员工,为几乎所有国家、所有行业的客户成功作出贡献。我们的产品分属六大业务领域: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农业解决方案。2021年巴斯夫全球销售额约786亿欧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兰克福(BAS)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以美国存托凭证(BASFY)的形式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
文章内容来源巴斯夫,图片来源:巴斯夫,转载平台:巴斯夫邮件,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近期国内外化工巨头新项目上马或投产的动态较多,2022年11月22日,巴斯夫旗下品牌凯密特尔位于浙江平湖的表面处理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国内万华化学高性能聚合物事业部双酚A一体化项目于11月21日04:48一次性贯通并产出合格产品,同时由惠生工程PC总承包的万华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炉总包开工会暨设计推进会在万华化学公司顺利召开。
2022-11-28 本网编辑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