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的主要原料是丙酸,这也是很多退烧药的主要原料。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巴斯夫公司是亚洲最大的丙酸生产商,也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生产商。
连日来,面对各地对退烧药需求的明显增长。扬巴公司全力保生产、保供应,助力药品生产。
提前计划考虑充足。为确保供应,扬巴公司提前做好自身的生产计划、库存控制,以备客户出现非计划停车或临时增加需求的要求。扬巴公司正提前和制药企业做好下一年总体需求的沟通,为整年的供应建立明确目标。
山东是全国最大的布洛芬原料生产基地
上世纪90年代,该药进入国内,并逐渐分化为原料药和制剂等两个类型。约30年过去,我国已是布洛芬原料药的第一生产大国,制剂的市场规模也有约30亿元。
一药难求的局面背后,也引出了国内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商——山东药企新华制药。
全球生产布洛芬原料药的大企业有新华制药、亨迪药业、巴斯夫,每年产能分别为8000吨、3500吨、3000吨。此前,新华制药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其布洛芬的实际市场份额接近40%。
山东作为全国最大的布洛芬原料生产基地,新华制药的布洛芬原料过去以出口为主,当下为保证国内市场供应,企业迅速调整了渠道,提升产能。
据化工大数据统计,目前世界布洛芬的总生产能力约3.2万吨/年,年产量约2万吨。德国巴斯夫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过多次扩产和兼并,生产规模已达5000吨/年左右,成为全球主要的布洛芬生产厂商。另外,美国的Albemarle公司生产能力为4000吨/年左右,美国乙基公司拥有3000吨/年的规模,印度的Sumitra和chemino公司规模达到4000吨/年左右。
目前,我国布洛芬原料药的总生产能力约15000吨/年,年产量接近10000吨。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占据全球市场30%以上的份额,其中新华制药布洛芬产能超过8000吨/年,年出口超过3000吨。
真正在生产的企业并不多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国产企业中,拿到布洛芬的注册批文数量就达到了558个,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众多剂型,涉及到的企业包括了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等。
面对当下布洛芬供不应求局面,有多位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目前拿到布洛芬注册批文的企业很多,但真正在生产的企业其实并不多,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出现之前,其他疾病带来的发热症状还是较少,因此市场需求也比较有限。另外,近三年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退热药的销售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市场突然暴增的需求,企业产能准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2017年全国共有布洛芬原料药生产批准文号9个,生产企业有山东新华制药、湖北百科格莱制药、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四川援健药业、湖北华中药业、苏州第四制药厂、湖北百科亨迪药业、广东台山市新宁制药等。其中,山东新华制药、湖北亨迪药业和浙江巨化制药为我国布洛芬原料药三大生产企业。此外,还有一些制药厂和化工企业也生产布洛芬原料药用于出口。
图2 某平台在售新华制药布洛芬片
据化工大数据统计,2022年1-10月我国布洛芬出口量6371.4吨,2019-2021年我国布洛芬年均出口量约8300吨。我国布洛芬原料药主要出口至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德国等国家或地区。2021年我国出口至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德国的布洛芬分别占出口重量的35.8%、19.0%、8.2%和4.9%。
图3 2018-2022年10月我国布洛芬出口统计
布洛芬又名“异丁苯丙酸”,为解热镇痛类的非甾体抗炎药,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效果良好,与一般消炎镇痛药相比,其作用强而副作用小。该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全球最畅销的非处方药之一,和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一起并列为解热镇痛药四大支柱产品,面对次轮疫情,布洛芬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文章内容来源山东政事、中国石化、石化联合会化工大数据等公开信息,图片来源:石化联合会化工大数据,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2022年12月9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50万吨/年新一代瓶片改造项目主装置土建工程开工。该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2022-12-19 中国石化
2022年12月10日,中国石化国产化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成功开车,并于当日实现全流程贯通。经检测,产品质量合格。
2022-12-14 中国石化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