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化工到包装,化工行业为众多行业提供基本服务,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严重依赖碳密集型化石材料,化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挑战。因此,TfS 展开了“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治理计划,推动跨行业脱碳。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TfS 推出了《产品碳足迹指南》以提高计算化工供应链排放量的透明度,帮助化工企业降低其环境影响。以《指南》的推广工作为基础,TfS随即发布了该白皮书,进一步阐述了化工企业在温室气体核算领域的潜在优化措施。
重新评估碳核算标准
从化石燃料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是重新评估碳核算标准的要素之一。但为了有效推动化工行业脱碳,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能源替代策略,探索创新方法,并激励化工和其他行业投资并采用这些解决方案。其中一项主要挑战是需要重新校准碳核算方法,以准确衡量和报告进展情况。
TfS明确了解决化工行业这一问题的三个关键领域:生物碳、质量和能量平衡及回收成分。
生物碳
生物碳是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碳,例如植物和生物质。生物碳的核算对于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与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有着根本的不同。然而,由于《温室气体议定书》第 3.1 类的碳报告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在核算含有生物碳的产品时经常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fS 建议采用“ -1/+1”方法(即将一吨碳的排放量记录为“+1”,将一吨碳的去除量记录为“-1”),允许公司通过计量生物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对产品碳足迹进行有意义的计算。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碳影响,并鼓励企业在制造和采购中使用生物碳。
质量和能量平衡
质量和能量平衡方法将生物质、回收材料和能源等各种要素整合到碳核算过程中。这种方法使企业能够跟踪整个生产过程中材料和能源的流动,更容易计量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采用质量和能量平衡方法,化工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宣传其产品和工艺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当前的碳核算标准,例如《温室气体议定书》,在适应甲基溴核算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TfS 建议《温室气体议定书》和其他标准承认质量和能量平衡方法的有效性。这能够促进实现更全面、准确的碳排放评估,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无法物理分离替代材料和传统材料的情况。
回收成分
化工行业越来越多地将回收材料纳入其生产过程中。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技术能够帮助行业减少对新材料的依赖,因此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温室气体核算中,计量回收成分也面临挑战。目前的报告方法常常难以计量回收的环境效益,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设计企业报告方法,以准确评估回收材料对碳排放的积极影响。
推动改变
统一碳计量标准对激励和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至关重要。化工行业通过重新校准碳核算方法以反映可再生碳循环和新兴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和报告减碳进展。通过采用“-1/+1”方法进行生物碳核算、整合质量和能量平衡以及认可回收材料,化工行业能够进一步助力实现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愈发受到重视,重新调整碳核算标准是未来至关重要的一步。 作为全球经济的基石,化工行业可以在这一转变中发挥关键作用,TfS 希望该白皮书中的研究结果能够加速这一转变。
本文内容来源TfS携手可持续发展,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在浩浩荡荡的工业化进程里,流程工业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共识,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持的流程工业,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节能减碳的“主战场”。
2023-11-29 西门子
碳捕集与封存(CCS)是指将CO2从工业排放源中分离后直接加以封存,以实现CO2减排的工业过程。
2023-11-29 流程工业
2020年全国能源相关CO2排放约113亿吨(含工业过程排放),煤炭、石油、天然气对应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66%,16%,6%,电力、钢铁、水泥、交通等是重点排放部门。
2023-08-15 烯烃及高端下游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