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14点48分,我国首口设计井深超万米的科学探索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成为世界陆上第二口、亚洲第一口垂直深度超万米井。标志着我国自主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石油人正查看从近万米深地取出的钻头(金添 摄)
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中国石油在塔里木油田实施的重大“深地工程”,肩负着科学探索和油气发现两大使命。该井设计井深11100米,于2023年5月30日开钻。
从地面到万米地下,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还要跨越地下“万重崇山”,穿越多套不同岩性、不同压力系统的岩层。最极端时,井下的钻工具要面对170多兆帕压力的冲击,同时经受近220摄氏度的超高温考验。在这样恶劣的井下环境中,一般钻井设备仪器的电子元器件、橡胶件等,均会损坏或失效。
万米深地钻探是油气工程技术瓶颈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也是衡量国家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井下的极限温度压力环境,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西部钻探、宝石机械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了超高钻台大载荷提升系统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制了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创新研发了220摄氏度超高温钻井液、抗高温螺杆、测斜等工艺技术,万米取芯及电缆等资料录取装备实现突破,175兆帕特高压压裂车、压裂液装备完成生产研发并成功在现场试验,打造形成万米特深井安全高效钻完井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钻以来,塔里木油田集合地质、工程、装备等精锐力量,组建了9支技术支撑组,为成功突破“深地极限”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该井顶住了井下超高温、超高压、超重载荷等多重考验,在井斜、井径、测井等关键质量指标方面均达到100%的合格率,形成抗特高温水基钻井液、大吨位长裸眼下套管及固井配套技术等7类21项阶段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0%。
“前期,我们攻克了超高吨位载荷,超长、超大井眼安全钻进,多压力系统、多套复杂地层合打等诸多难题,在二开、三开固井下套管作业期间,创下我国大尺寸套管下入最深、套管下入吨位最大、大尺寸井眼国产仪器测井最深等多项纪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企业首席专家、深地塔科1井井长王春生介绍。
深入万米未知领域,钻井难度呈指数级增长。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正瞄准11100米乃至地球更深处,深化万米成烃、成储、成藏理论认识,加大复杂难钻地层钻井攻关力度,不断推动175兆帕特高压井口等装备技术迭代升级。
后期,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将钻取分析深藏地下万米的岩芯,除了在揭示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探索地球深部流体系统与地热结构、探寻地球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将为突破传统地质认识、形成中国特色万米油气成藏地质理论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陆上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并且深层超深层新增油气储量占比逐年增大。深地塔科1井所处的塔里木盆地,是全球唯一以超深层资源为主的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深地油气富集区。
“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主阵地,向地球深部挺进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端稳端牢能源饭碗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表示。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塔里木盆地大力实施“深地工程”,累计成功钻探了140多口深度超8000米的“地下珠峰”。2023年,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在塔里木盆地开采出的超深层油气达1957万吨,位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
文章内容来源石油圈。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新年伊始,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各项工作高质量起步。2024年1月,企业顺利完成产销计划,利润总额在中国石油集团炼化板块企业中位列榜首。
2024-02-20 流程工业
2024年1月25日,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新建10万吨/年1-己烯/1-辛烯联产装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
2024-02-01 烯烃及高端下游
2024年1月18日9时57分,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2号丙烯塔顺利吊装就位、“塔起灯亮”,标志着该装置大型超限塔器全部吊装完成,全面转入设备安装、工艺配管阶段。
2024-01-25 工人日报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