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我国最大规模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项目首制船“绿能瀛”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命名交付。这艘船的建成对保障能源运输安全,有效提升我国LNG运输产业链的自主能力,助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壳牌集团发布的《LNG前景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为7132万吨,同比增长12.6%,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LNG的海上运输是连接LNG资源和国内用户的重要环节,提升LNG运输自主可控水平是保障能源运输“大动脉”的关键举措。
LNG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2022年—2026年期间,国内外新增多个LNG相关项目。
浙能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
项目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六横岛小郭巨山西侧地块,由中石化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六横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设计规模为年接收能力600万吨,用地44.22公顷。拟建设一座15万吨级LNG船舶专用码头,4座22万方储罐及相应工艺设施。
项目投资额945536万元。
浙江LNG三期项目接收站工程
本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由中海油绿能港浙江宁波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6座27万方LNG储罐及配套设备设施、厂前区建筑、取排水口等,设计接收LNG规模为600万吨/年。
项目投资额913128万元。
甘肃金锐康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基综合利用及30万吨/年LNG项目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70孔6.25m捣固焦炉,180吨/h干熄焦,配套建设储配煤及焦储、焦炉机械、化产回收、污水处理、循环水、余热回收等装置,配套建设200万吨洗煤、15万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制LNG装置、10万村苯加氢装置,以及办公大楼及附属生活设施。二期建设2*70孔6.25m捣固焦炉,180吨/h干熄焦,配套建设储配煤及焦储、焦炉机械、化产回收、污水处理、循环水、余热回收等装置,配套建设15万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制LNG装置
项目投资额695000万元。
中国石化龙口液化天然气(LNG)项目
项目由 LNG 码头工程、LNG 接收站工程、龙口电厂温排水取水工程、外输管道工程(另行立项)等组成。LNG 接收站工程将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600 万吨每年,供气能力为 70 亿标准立方米每年,二期工程将扩建至 1200 万吨每年,供气能力为 140 亿标准立方米每年。
项目总投资996100万元。
江苏滨海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二期工程
在江苏一期及一期扩建现有600万吨/年规划规模基础上,新建1000万吨/年江苏二期工程,待建成后,江苏lng将成为年处理能力2000万吨的国家级lng接收储运中心。
项目投资额700000万元。
中石化青岛LNG接收站项目
2023年8月22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青岛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27万立方米储罐全面建成完工。该储罐由中国石化自主研发,是目前国内容积最大的超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投用后将大幅提升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内蒙古黑猫煤化工年产10万吨LNG项目
该项目是黑猫煤化工公司2024年重点项目,设计为年产10万吨LNG及7708×104立方米/年氢氮尾气,计划2024年10月底全面建成投用。
项目总投资46500万元
文章内容来源中国海油、把握气机等公开信息,由流程工业整理编辑,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2024年3月15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股份公司向其发行的股票的缴款工作,意味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通过全额认购方式向上市公司现金注资120亿元, 主要投向5个项目。
2024-03-21 流程工业
壳牌集团日前发布的《LNG前景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为7200万吨,同比增长79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
2024-02-29 石油商报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