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方: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金额:160.000000万元
项目煤气化及合成区域包括空分装置(含后备系统)、煤气化装置、变换装置酸性气体脱除装置、氢提纯装置、甲醇合成装置(氢回收系统),同时包含界区内公用工程、机柜间、变配电室、外操室、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等以及其它辅助设施。
煤气化装置、空分装置和煤气化及合成是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中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及主要生产系统。规模如下:
煤气化装置:93万标准立方米/小时有效气(一氧化碳和氢气)。
空分装置:40万标准立方米/小时氧气
煤气化及合成区域:93万标准立方米/小时有效气(一氧化碳和氢气)。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场平施工招标项目中标
中标方: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9848.80万元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选址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端、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秃尾河中游地段。地貌为北部风沙草滩区,以半固定沙和固定沙为主,区内沙丘连绵起伏,形态各异,大小不等,高度几米至十几米,1场地植被为稀疏半灌木林地及天然草地。厂区大部属风沙地貌的沙丘类型,十地沙化程度以轻度沙漠化为主,局部为强度沙漠化。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116m~1172m之间(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场平设计范围约740公顷,综合考虑各区域土地所属项目差异、地块位置等情况,分为化工厂区、预留地(即施工临时用地1)、铁路工业站、施工临时用地2、110KV电缆桥架区域(即输煤栈桥区域)5个区域进行场平设计及土方计算。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服务
中标方: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214.200 万元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场平强夯试桩等施工监理服务
中标方:京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74.902 万元
袖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工程测量技术服务
中标方: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342.000 万元
国能榆林化工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简称榆林循环经济项目)于2015年核准,2017年开工建设了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一阶段工程(简称榆林一阶段工程),2020年一阶段工程(180万吨/年甲醇)建成投产,在建设一阶段工程的同时,榆林化工积极探索优化化工后续部分建设内容,于2022年12月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
榆林循环经济项目按照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模式规划建设,产品方案定位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学品和新材料,依托拟用煤源井田,发展以煤直接液化为主线,包括煤直接液化、煤气化、石脑油甲醇耦合共炼及下游加工、MTO及下游加工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工艺装置,并在项目界区范围内配套相应的公用工程系统、辅助设施以及必要的厂外工程。
项目单位: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北区
总投资:7983643万元
项目规模:
年产120万吨煤基特种燃料(其中航煤30万吨、柴油90万吨),10万吨汽油,187万吨煤液化沥青,21万吨煤基可降解材料,41万吨对二甲苯,18万吨混合芳烃,26万吨聚碳酸醋,33 万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4万吨高密度聚乙烯,36万吨聚丙烯,10万吨三元乙丙橡胶,2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建设内容:
包括煤液化、煤气化、油醇共炼及下游加工、MTO 及下游加工、煤基可降解材料等五部分共计38 套工艺装置及其配套的公辅比程。其中
煤液化部分包括480万吨/年煤直接液化等11套装置;
煤气化部分包括93万标方/小时煤气化、210万吨/年煤制甲醇等6套装置;
油醇共炼及下游加工部分包括200万吨/年石脑油甲醇耦合裂解、35 万吨/年EVA、26万吨/年聚碳酸酷等9套装置:
MTO及下游加工部分包括2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以甲醇处理量计)、35 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等5套装置;
煤基可降解材料部分包括5万吨/年PBC装置、16万吨/年PBS装置等7套装置。
文章内容来源煤化工网等公开信息,流程工业整理编辑,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近日,新业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顺利通过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山西省太原市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
2024-06-20 流程工业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