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厚植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底色,是我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霍尼韦尔正以“新碳力”为驱动,全面布局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致力于推动全球向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迈进。2024年10月22日,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霍尼韦尔绿色发展峰会上,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孙建能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业务中国总经理曲广东,深入探讨了霍尼韦尔在能源可持续技术上的突破,以及未来在可持续业务方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展望。
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创新引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提到,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既有设施节能降碳改造,逐步淘汰“老旧小散”设施。孙建能认为,绿色转型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霍尼韦尔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涵盖能源的供给、利用、存储等领域,旨在助力业内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大力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技术。
“绿色转型的重点在于技术创新和应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霍尼韦尔展示了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碳捕集(CCUS)、UpCycle工艺以及高性能材料等多个领域的低碳技术。”孙建能认为,传统能源的持续优化与新能源技术的加速进步是并行不悖、互为助益的。在霍尼韦尔看来,这两者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能够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霍尼韦尔在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这种“喜新不厌旧”的态度,体现了霍尼韦尔在能源转型中的全面性和平衡性。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霍尼韦尔在能源的供给、利用、存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
航空业是交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由于具备热值较高、零排放等特点,为航空业减排带来了新的可能和前景。另外,根据相关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SAF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年,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或将达到8,600万吨/年,这意味将实现20年内接近30倍的增长。同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的SAF年产能达数十万吨,并有多家企业在布局和扩大产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孙建能表示:“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霍尼韦尔正站在一个激动人心的转折点上。”2024年是SAF在中国应用试点启动的元年,已有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的4个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进行SAF的试点。霍尼韦尔凭借其先进的Ecofining™工艺技术,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霍尼韦尔与嘉澳环保合作打造的大型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项目,以厨余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生产SAF,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采用Ecofining™工艺技术并率先投入生产的装置之一。此外,金尚环保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项目将选用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工艺技术、催化剂和设备;内蒙古久泰采用霍尼韦尔UOP eFining™工艺技术,用于打造年产10万吨的甲醇制SAF项目。
为满足市场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可再生燃料迅速增长的需求,霍尼韦尔陆续推出了涵盖一系列原料的解决方案。除了UnicrackingTM、EcofiningTM,霍尼韦尔的可再生燃料产品组合还包括乙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ETJ)技术和eFiningTM,后者可使用绿氢和二氧化碳来制备电子燃料(e-fuels)。与石油基燃料相比,采用霍尼韦尔技术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60%—88%的温室气体,帮助航司实现低碳飞行。
曲广东认为,全球航空燃料市场仍处在供需比例不平衡的阶段。一方面,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的增加,市场对航空燃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工艺复杂,原料收集、生产、运输等环节的成本较高,导致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总生产成本远高于传统航油。这种成本差异,使得可持续航空燃料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市场供应相对紧张。
在当前全球广泛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到2050年,航空业65%的减排将通过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来实现。展望未来,霍尼韦尔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推动SAF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助力全球航空业的绿色转型。尽管当前SAF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料的多元化利用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成本将逐渐降低,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绿氢技术的突破与商业化
在现有的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氢被认为是未来取代传统高碳能源的关键能源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研究制定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不仅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还提出了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等要求。孙建能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提升能源‘含绿量’是提升发展‘含金量’的关键。”
早在2023年5月13日,霍尼韦尔和广东盛氢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绿氢产业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围绕整个绿氢产业链形成强强联合,合作范围广泛覆盖了绿氢的商业化、制造技术、创新应用、行业生态系统整合等各个环节,意在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资源和行业经验,推动绿氢制取成本、效率、能耗等方面的进一步优化,从而为绿氢加速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扫清阻碍。从长远看,双方的联合还将促进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电力成本的降低,促进氢能的规模化应用,从而推动众多大型产业的清洁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在本届霍尼韦尔绿色发展峰会上,霍尼韦尔凭借其40多年的膜和催化剂研发及制造经验,正式宣布推出绿氢催化剂涂层膜(CCM)技术和低全球变暖潜值氢氟烯烃(HFO)混合制冷剂Solstice® N15(R515B),以低碳技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绿氢催化剂涂层膜(CCM)技术旨在提升电解槽的性能水平,提高绿氢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相较于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霍尼韦尔CCM技术不仅在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上实现了显著提升,而且每单位面积的氢气产量也提高了55%,有效降低了PEM水电解过程中电解槽堆栈的支出成本,降幅达到35%,。这一技术的推出,标志着霍尼韦尔在推动氢能源商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霍尼韦尔将继续致力于绿氢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速氢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渗透,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作为众多碳减排方法之一,将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霍尼韦尔在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曲广东介绍,推出的新型先进溶剂碳捕集(ASCC)技术将碳捕集效率提高到最高95%,更低的溶剂循环量和消耗也为用户节约了成本。此外,独特的溶剂高压再生设计还能降低下游压缩机的电耗。ASCC技术具有改造小、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为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以及使用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能源的发电厂等较难降低碳排放的行业,提供了一种满足监管要求、经济可行、效率更高的碳捕集解决方案,助力其“走上脱碳之路”。除了ASCC技术,霍尼韦尔还拥有其他多项成熟的碳捕集技术用于生产过程脱碳,大幅降低能源企业碳排放,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霍尼韦尔的成套碳捕集解决方案每年捕集并用于存储/利用的二氧化碳已达到1500万吨,通过在项目中采用霍尼韦尔技术,霍尼韦尔全球客户的碳捕集能力已达每年4000万吨,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据估计,预计到2026年底,将有3套ASCC工业装置建成开车,总二氧化碳捕集量将超过40万公吨/年。
未来展望
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双碳”目标、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背景下,霍尼韦尔致力于将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业务发展趋势与中国客户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推进有影响力的本地创新。秉持“东方服务东方”的发展战略,霍尼韦尔将持续致力于为各行各业客户开发并提供推动能源转型、可持续与脱碳的先进技术和材料,以及高性能工业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共赢,霍尼韦尔将继续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发挥引领作用,续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文章内容来源霍尼韦尔,流程工业整理编辑,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霍尼韦尔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七款聚焦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产品,其中多款由中国团队根据本土市场需求开发,系中国首发首秀产品。
2024-11-08 霍尼韦尔
2024年10月28日,大连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了大连石化搬迁按下“加速键”,即将迁入的西中岛炼化产业园配套道路建设启动。
2024-11-07 大观新闻、大连规划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