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设施。多年来,这些分布广泛的小水利工程在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云南环保世纪行活动的记者近日在云南省保山市、德宏州采访中了解到,当地不少中、小型水利工程因建设年代久远,存在着工程老化、经营管理不善、水价偏低、水质污染等问题。对于云南来说,虽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但管理维护好已有水利工程更是意义重大。
有水为何不能用?
薄弱的小水利工程引不来甘霖
2009年底,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成为旱灾受灾点。旱灾造成了全县13个乡镇、129个行政村出现供水困难。旱情严重时,更是有13.45万人、5.23万头牲畜、16.5万头生猪饮水困难。
据了解,位于怒江上游的施甸县,有8座小二型水库,107件小塘坝,但在大旱之年,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云南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戴天酬告诉记者,施甸县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云南水利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云南是水资源大省,但是水资源区域和时空分布不均、区域耕地资源存量与水资源供应量不对应,加之山高坡陡,大量地表水难以有效利用。同时,缺少控制性水利调蓄工程,水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大部分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程度低,导致了山区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欠账多,是云南水利设施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价不能支撑运行
一个中型水库年需管理费120万
三块石水库是保山市施甸县的一个中型水库,自1985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是周边上万亩农田得到灌溉的保证,也是当地姚关河梯级电站发电的重要调节水源。
据水库管理所所长杨静军介绍,水库每年运行和管理需要12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沟渠的维护、水质的检测等。而目前水库每年取得的费用,除农田灌溉水费18万元、发电水费60万元以及当地政府每年补足的13.5万元外,再没有其他资金。另外,由于当地农民投工建设了水库,致使每年应收的灌溉水费难以收取、水费计收极不稳定,水库管理维护资金的漏洞也就越来越大。
上一页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