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秘:自来水是如何做到可以“直饮”的?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PS水处理 发布时间:2010-10-14

水是生命之源,自来水更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而每当我们打开水龙头,那汩汩清泉自流而下时,又有多少市民知道它是怎么生产的?需要经过哪些检测和加工程序?昨日,记者跟随温州水务集团的员工,实地进行了一番“亲水体验”,探密自来水的制造流程。

九道环节生成自来水

自来水是指通过水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目前温州水务集团公司旗下有西山、东向、状元、浦东和藤桥五座水厂,总供水规模为95万吨/天,从原水到自来水,其制作过程可谓工序繁杂、要求严格。

温州水务集团总工钱孟康介绍,常规城市供水的过程包括取水-加药-混合-反应-沉淀-过滤-消毒-送入管网-用户等九个阶段。

在第一道取水的环节,原水经一级泵站提升进入自来水厂,通过加药设施,将各种净水药剂加入其中,接着水流依次进入反应池、沉淀池和过滤池,进行精细化处理。记者看到,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在水流向反应池的过程中还投加了助凝剂等药剂,原水和净水药剂反应后,水中的杂质形成絮状沉淀物被析出,沉到池底,原水变成了清澈的待滤水。待滤水流向滤池后,细小微粒被完全滤掉,再经加氯设备对水进行消毒,自来水成品产生。据介绍,自来水在离开水厂以前,还要先进入“成品仓库”清水池进行储水,再通过加压泵将水输送到城市的供水管网,然后源源不断地涌向千家万户。

“鱼卫士”站岗把关

为了截留原水中的杂质,在水库中的取水点要用格栅将体形较大的杂物和“漏网之鱼”拦在取水管道之外,随后还要通过清污设备,将体积较小的杂质清理上来,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水干净、卫生。

原水在自来水厂里被“净化”为自来水之前,还有一群特殊的的“水质检测员”,它们每天24小时“潜伏”在水中,实时盯着原水质量。这些肩负特殊使命的“检测能手”不是人,而是鱼。钱总工告诉记者,它们虽然只是鱼,但却是重要的水质“预报”生物,水厂工人把这些“鱼卫士”养在监测水质的生物预警池里,让它们对原水水质进行最“直观”的监督,这是一笔投入小却效果明显的监测方法。

据介绍,这些“水质检测员”通常情况下都在水中自由游嬉,但如果出现呆滞、焦躁不安、游到水面或是漂浮在水面甚至死亡等情况,说明水质可能出现问题了。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工作人员就会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防受污染的水进入管网。
 

目前,水厂还从未碰到类似情况,水厂工人也会24小时对小鱼进行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

水可“直饮”堪比欧美

据了解,现在我市居民所用的自来水,都来自珊溪、泽雅两大水库,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二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为加强水质管理,温州水务集团建立了三级水质监测体系,即由各水厂班组监测,厂级化验室检测和城市供水温州水质监测站(国家级)进行监测,24小时在线管理。在整个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水务集团针对温州的原水特点,以“折板反应池-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V型滤池”为主导工艺,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对浊度、PH值、余氯等100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保证出厂自来水清澈、卫生、优质。

“我在欧洲美国考察了几十家水厂,我公司水厂的出厂水质量和外国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钱总工表示,“我们生产的出厂水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都是名列前茅的,水质堪比欧美国家,一样是可以直接喝的。”

据了解,2005年以来,我市管网水综合合格率高达99.5%,管网水浊度常年小于0.5NTU(浊度单位),状元水厂出厂水的浊度则小于等于0.1NTU,远远优于国家水质标准中浊度小于1NTU的要求。

钱总工介绍,现在自来水的工艺已趋于精细化管理,十余年来,温州水务集团投资十多亿元建设供水工程,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价值近亿元的先进设备,并致力于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水质检测水平和服务水平都在逐年提高。现在,市水务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都会定期向社会公布自来水水质,市民可以直接登录该网站进行查询和监督。

新闻助读

世界上第一个自来水系统是古罗马人发明的,古罗马城用铅管铺设了庞大的、蜘蛛网般纵横交错的城市供水系统,诞生了第一代自来水管。

中国的自来水事业,诞生于清朝末期的1908年。而温州引进自来水,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温州的第一座水厂(岙水厂)在当年的8月1日正式开始供水,日供水能力5000吨。当时自来水管并没有安装到户,城区给水范围不大,输水主管线在蝉街、五马街、解放街、百里坊、信河街、康乐坊、小南路等24条街巷。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