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山西太原驱车赶往阳泉,一路上,一辆辆满载煤炭的大货车鱼贯而过。一小时后到达阳泉境内,莽莽太行山脉,两侧峰峦起伏,蜿蜒的拉煤车在路上排号前行,有的货车想快点赶路以便抢到更多的煤却一直没办法超车。
这显然是误读了背景。
就在两天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首次公开宣布:“山西综改区获批,意义深远。”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区”)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这是全国获批的第九个综改区。而坊间一些关于山西会进一步控制煤炭资源,甚至大幅减少煤炭业比重的传言导演了这场抢煤战。
记者了解到,山西综改区获批后,最具标志性的产业依然还是煤炭业,此前轰轰烈烈的山西“煤改”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记者在太原市东后小河巷12号大门前看到,一条狭窄的街道被二三十辆车围得水泄不通,记者只能侧身周旋于其间。进入大门看到,这里停的豪华车更多。
这便是慕“综改区”之名蜂拥而至山西省发改委的各路人马。走进发改委办公大楼,地面干净得照出人影来,多个处室门外都有人在大声地谈论着“综改区”。
“有项目就赶快报过来。”12月16日,山西省发改委投资处李海生处长在电话里催促该省某市发改局的官员。面对本报记者,李海生拒绝透露“综改区”方案的最新细化进展。
“三易其稿,但尚未成形。”记者在山西省发改委财经办负责人处得到的答案依旧不清晰,而山西省其他政府部门对此也是三缄其口,“现在谁都不敢乱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方案将在半年之后出台”。
不过已经可以看到的变化是:曾经遍地炼焦厂冒着的黑烟让白色衣物不一会儿变成灰色的一幕,如今在山西正努力打造成绿草如茵的家园。随着年中袁纯清顺利接棒张宝顺,这场类似当年德国整治鲁尔工业区的战斗在三晋大地已经打响。
煤层气开发权破题
山西综改区终获国务院批复。
“两年前就开始酝酿此事。”2008年,山西省成为全国惟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省份,而此时中央已基本肯定了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背景下,综改区露出苗头。
“连续11个月经济负增长,这在全国非常罕见。”12月16日,山西社科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宏英告诉本报记者,“当时,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被认为是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发改委相关负责官员则两次赴山西就“综改区”展开调研,而山西省主要负责此事的领导,也多次赴京汇报。“山西要尽快把资源要素资本化、市场化。”在调研中,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称。
随后,“上报的综改区方案第一项内容就是,请求中央继续支持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12月15日,一位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最近山西在一次内部召开的综改区会议上,明确提出了“9条”意见。
“具体内容只有少数参与者知道。”山西省发改委规划处负责人向记者证实。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此前透露,山西综改区获得的最重要的政策将是改革的先行先试试验权,同时“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关乎国家能源安全”。
先试先行权的具体落实尚未最终定论。但记者采访发改委官员获知,在制度设计上,先行先试权体现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多方面。记者采访到的内容大致包括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财税改革、资源税试点、完善采矿权及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
目前从记者掌握的信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此次综改区试验中,山西将获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财政返还、煤层气开采、旧有煤矿用地审批权等方面政策优惠。
其中,山西煤层气开发的气权问题,有望获得重大突破。“山西煤炭企业将拥有优先开采煤层气的权利。”王宏英说,此前这一权利一致被央企所垄断,山西本地的企业只有晋煤集团一家涉足“气权”。
在国内,由于煤田开采一直坚持“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西省开发煤炭资源的进度。因此,综改区方案中,山西省提出“允许山西拥有优先开采煤层气的权利”。
“煤、焦炭等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到了山西的近九成”。一位接近山西省省长王君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省长在向国家发改委的汇报中称,在十二五规划以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及国家下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的大背景下,综改区的意义颇为深远。”
山西方面则放出豪言称,山西省煤炭企业获得省内煤层气开采权,其目标是“气随煤走、两权合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山西省继续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的30%用于企业转产和资源城市转型。按照山西160亿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规模来算,这部分资金保守计算将有48亿元用于支持山西转型发展。
另外,在关于财政返还的政策支持请求中,山西希望中央每年按照山西前3年财政上缴的平均数额按比例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每年将为山西拨付“转型发展基金”104亿元。
而目前山西正在实施“气化山西”的改革措施,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规划,到2015年,山西的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供气总量将达120亿立方米。“如果发展好‘四气’产业,就相当于再建一个中国的‘大庆’。”王宏英说。
千个项目排队上
“争取上1000个重大项目。”本报记者在采访山西一位参与十二五规划起草的专家时,在其办公桌上看到的一份文件上写道。
一位参与综改区方案的专家向记者证实,在方案中,山西将拥有对采煤沉陷区、废弃工矿地、劣质土地的使用和审批权;另外,国家此次将只对山西省转型试验区进行整体规划,而其中的具体项目将由山西省具体负责审批。
“这就大大增加了山西的自主权利。”山西省发改委官员说。
在山西省近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也提出,“要在未来几年内新上项目100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0个,总投资2600 亿元以上;特别是以煤层气开发、煤炭清洁利用、光伏产业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煤化工为代表的资源深加工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些新兴产业正是山西十二五的内容,目前该规划正处于修改阶段。”
此外,山西还希望多争取点筹码。一位曾来山西考察综改区的中央领导表示:“山西的问题已不是山西一省的问题,而是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山西3年累计淘汰钢铁、焦化、水泥等落后产能1.14亿多吨,十一五前4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居全国第6位。
“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民生保障,品味这些数字变化的含义时,就能感受到山西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步伐正在加快。”山西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表示。
煤炭业依然是山西的标志性产业。“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煤炭产量是9亿吨。”王宏英说,增加了2亿吨。数据显示,1至11月,全省原煤产量累计完成约6.6亿吨,已超过去年全年产量。
山西省煤炭厅厅长王守祯表示,依托煤炭而非依赖煤炭,跳出煤炭而非放弃煤炭,“山西煤炭全行业在装备制造、汽车、交通运输、生物制药、旅游服务、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走出了多元发展的路子。”1至10月,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累计实现非煤销售收入1609亿元,占五大集团总销售收入的55%以上,增幅达 73%以上。
山西“壮士断腕”大胆舍弃的远不止这些,还包括从单纯的生铁、粗钢生产到拥有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从单纯原煤生产到建立14个国有重点企业循环经济园区。显然,艰难的抉择在山西综改区已经先行先试。
记者注意到,袁纯清赴任山西之后多次直言不讳地提到山西要在“煤”上做大文章,称在“煤”上解放思想是山西最大的解放思想,并一口气为山西的新型工业化指出七条路径,这给一直以来为“弃煤”还是“用煤”所困扰的山西官员们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趁着综改区的东风,山西主要领导则多次到一线了解情况。袁纯清上任后密集调研,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走访省内11市,为山西发展“把脉问诊”;王君多次进行了批示,“要选择重点地市、行业、单位进行先行先试。”
王宏英认为,大力争取适合山西发展的大型项目,例如新能源、LED、风能、太阳能,以及环保产业项目等,“可以向国家争取支持,在山西优先布点”。
“不差钱”但欠机制
“综改区离不开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崔满红告诉本报记者,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山西的产业项目提供信贷、担保等金融支持,要从单一以煤和煤炭加工转化为基础转向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急需构建一个新的金融服务体系。
崔满红回忆,山西自古闻名,不是因为煤,而是因晋商和票号,“山西太原并州路的银行很多,趁现在改造之机,打造成为一条类似华尔街的金融中心,吸纳银行扎堆于此。”崔满红身处山西,长期研究资源依赖型经济,对综改区的建议不无道理。
“现在的东部沿海城市,之所以发达,与金融的发达不无关系。”崔满红说,山西也应该借综改区的东风,唤醒沉睡多年的金融业。过去,山西平遥在票号兴衰的百余年间,集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富甲一方。票号就是当时的金融服务业,过去的金融如此发达,而今更是需要大力发展金融。
“正在筹备山西金融办。”山西省政府资本办主任王华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山西五大煤企集团整体上市,进入了山西资本市场发展的规划当中;此前,还提出了 2010年全省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实现两个“保三争五”,即资本市场融资数保证300亿元,争取500亿元,以及上市公司保证三家,争取五家。
同时,“山西煤改后出现的千亿元资金空缺,也将从资本市场方面得以解决。”王华说。
统计显示,山西省2009年在资本市场融资419.88亿元,拉动银行贷款1200亿元,为2008年融资数的2.04倍,而“今年更大的数据很可能还没出来”。
“正在为此奋斗。”12月16日下午,一位参与山西十二五规划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接下来五年间,山西省上市企业将力争翻一番,达到60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争达到3000亿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为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目标,十二五期间,预计山西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5万亿,方可支撑转型跨越发展。“按目前民间投资占社会总投资50%计算,未来五年民间投资至少需要跟进2.5万亿。”
那么,山西的家底如何呢?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存款余额为17805亿元,贷款余额为8923亿元,存贷差8882亿元,民间借贷规模达到2000亿元。加之,近年淘汰落后产能约退出资金2000亿元。粗略估计,山西省民间闲置资金过万亿。
如此来看,山西的确“不差钱”;然而,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山西现在最缺的是一个良性的机制。
记者了解到,山西目前正处于严重的“投资逆差”状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山西到其他省市的投资呈增加趋势,在内蒙古投资达1000亿元,在天津投资达1200亿元,在河南投资达800亿元,在陕西投资为300亿元,而上述省份来山西投资的项目相比要少得多。
“投资环境不优,民间资本自然流向投资环境好、收益回报高的地区,在综改区获批后如何突破这一难关,迫在眉睫。”山西省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提醒,这点做不好会影响山西综改区的进展。
“这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吸纳省内外的资金。”崔满红分析称,那种从政策到财力、集全国之力而建设一个特区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山西不应该心存侥幸,而是要尽快闯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