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呛人的气味,看不到烟尘排放,有的只是蓝天白云、绿树葱茏。前不久,经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考核验收,张家港保税区暨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荣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化工集聚区变身“生态工业示范园”,这是张家港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张家港市委书记、保税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说,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张家港做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了经济繁荣与生态环保和谐统一。
走进这座化工园区,你会发现,化工与生态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冤家”。
“整个保税区60平方公里辖区内只有一个污水排放口,不过,这个唯一的排污口很快就要‘下岗’了。”张家港保税区安全环保局负责人说,一个排污口管住化工园几十平方公里的奥秘在于,全区120多公里管道铺在地下,把几十家化工企业的污水全部收集到一个污水处理厂,并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确保区内污水达标后才能排放长江。
今年10月起,化工园区开始在全区推广中水回用,回用工程将使得保税区的污水最终实现“零排放”。届时,现存唯一的排污口也就完成了使命。根据估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水资源730万吨,光是向长江减排的COD就达500多吨。
这么大规模的化工园区要实现污水“零排放”,殊为不易,但张家港做到了。
“零排放”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生态环保压力。随着新一轮区域产业布局调整,苏州的化工产业逐渐集聚到拥有沿江之利的张家港保税区。与此同时,生态压力也随之成为这里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巨额的投入,先进的技术,让生态环保的目标落地成真。统计显示,张家港保税区近年来已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投入10多亿元,并请来了亚洲一流的污水处理企业新加坡胜科水务——曾为世界第二大化工集聚区新加坡裕廊岛提供废水处理服务,“胜科水务”在国际上被誉为“工业园区综合循环用水的典范”。
“没想到,这里的污水排放标准比新加坡还要严格”,张家港保税区胜科水务有限公司经理崔锦华由衷感叹道。他曾在裕廊岛治污十多年,在被总公司派到张家港后惊讶地发现,原本只需采用沿江污水排放标准的扬子江化工园,居然“自我加压”,选用更严格的太湖地区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的COD含量仅为80,而在裕廊岛这一数字为100。
“一个口子管住排污”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启动的中水回用项目,使整个化工区实现对长江的“零排放”。这是国内所有工业集中区中率先启动的大型中水回用项目。今年9月,这个项目荣获国际水协颁发的2010年全球项目创新奖(规划类)业内称之为“中国污水管理领域的新里程碑”。
在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区,各种粗细不等、高低分布的管道处处可见,颇为显眼。
“这就是专门消化化工生产污染物的‘肠道’。”管委会副主任王惠忠告诉记者,园区内一家企业的产品和废料,常常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靠着这些管道,工艺流程在封闭环境下完成,不仅生产污染被降低到最小,也让整个化工园区内的产业链形成了“自净”能力。“我们专门投资3500万元,建成7公里管廊,让污染物在流通中消化。”
王惠忠为记者描绘了一幅区内企业“循环链式图”:双狮精细化工产出的氯气与氢气由骏马化纤集团用于己内酰胺项目;梅塞尔气体项目从细化工生产的氢气中提取高纯度氢气,供给三井化学等企业;而三井化学下游项目生产的PET,又成为欣欣化纤公司的原料……
上下游生产无缝对接,也使化工废料“吃干榨尽”!张家港保税区为所有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建立信息交换平台,为区内外企业“搭桥”,实行综合利用;少量不能综合利用的,统一送到市工业固废处理中心或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集中安全处置。
这个独特的“生态化工链”,同时也成为张家港化工产业的“招商法宝”,吸引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来投资。
目前,这两家500强在张家港的总投资已超过16亿美元,两巨头加盟也一举奠定了张家港作为国内最先进的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地位。
“在引进项目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它的先进性、环保性,还要看它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链接性,从而构建独特的工业生态系统。”王惠忠说。
如今,张家港保税区已形成化工、粮油、有机硅等多条循环经济链条,未来将形成9条循环经济链。随着一个个“唇齿相依”产业链的逐步集聚,一个附加值高的生态环保型制造业基地正在这里成型。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