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10万多家单位实施计划用水管理,海水利用规模全国遥遥领先
节水工作涵盖了上水、中水、下水的方方面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市坚持把创建节水型城市作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来抓,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主线,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调配、保护全过程强化节水管理。
图为莲塘中水回用示范项目。 |
稳步实施水资源分配双控管理:
根据汛期与枯水期差异周密制定全市水源调度方案
市节水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在深刻反思“以需定供”的传统水资源管理思路基础上,深圳市水务部门结合深圳实际,实施水资源的“双控管理”,即对水资源总量进行统筹管理和统一调度,科学核定用户的用水定额,实行全市用水总量控制与用户用水计划管理结合。
一是针对深圳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象,以“年、月、旬、日”为水源调度的调控时段,在充分考虑汛期与枯水期水量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全市“年预案、月计划、旬调度、日调控”的水源调度方案,确保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二是对各行业历年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各行业多年平均取水用水数量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根据全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人口规模发展规划,核定年度用水目标。
三是根据水量平衡测试确定的合理用水水平系数、用水平均增长率以及最近3年实际用水总量的平均值确定单位用户的年度用水总量。严格考核单位用户的取水量,促使其采取节水管理和技术措施,做到合理用水、科学用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不断深化供用水管理:
每年定期对600多家单位进行用水计划现场核查
据介绍,自2005年《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以来,深圳市以城市供水管理为抓手,通过开展计划用水、建设项目用水节水评估和水量平衡测试等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节水管理审批体系。
一是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2007年出台了《深圳市计划用水办法》,将计划用水业务作为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了单位用户的计划用水管理。在审定用水计划指标时,将水量平衡测试验收结果作为核定依据,减少了人为因素影响,使计划用水指标更客观、公正。每年定期对600多家单位用户进行用水计划现场核查,提高了计划用水指标的刚性。目前全市10万多家单位用户已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实现了单位用户用水的过程控制。
二是实施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2008年5月出台了《深圳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全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用水节水审查。目前,共审查验收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用水节水评估报告、施工图和竣工验收300多家,对达到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条件的项目,已全部要求同期配套建设。
三是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深圳市是国内第一个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政策的城市,对单位用户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三级阶梯计量水价,超用水量一律加价收费。
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原特区内独立性排水户污水错接乱排问题基本解决
为进一步加强节水工作,深圳市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过程中,统筹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把节水和防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强化源头管理,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用水排水理念,自觉把减排防污作为增加可用水量和节水潜力的有效途径。
一是实施排水许可管理。2007年3月颁布实施《深圳市排水条例》,把建设排水设施列入工程项目、餐饮服务单位等排水大户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实行排水源头管理,2007年以来,共办理排水许可证近2000件,审查审批建设工程排水事项330多项,全市办理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同比增长6倍以上。
二是加强排水执法工作。组织水务、环保、工商、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了20多次专项执法行动,查处纠正了一批违章排水行为和违章排污企业;严查建筑工地违章排水行为,严厉打击施工泥浆违法排放等行为,通过开展各项执法行动,保障了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是深入开展正本清源行动。通过源头控制,规范排污大户排水行为,控制主要排污口水质与水量,减少排污总量。整改扭转雨污混流、合流及管网错接乱排现象,促进雨污分流,减轻水体污染,原特区内独立性排水户污水错接乱排问题基本解决,截至2009年,深圳市已完成创建排水达标小区1500多个。
推进雨水和再生水开发利用:
2009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3亿立方米
在强化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及大力建设生态市的同时,市政府把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工程列为深圳市的战略性水务项目。
一是加快再生水、雨水利用等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了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侨香村等一批再生水和雨水综合利用项目,完成了西丽再生水厂、罗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等再生水利用项目。
二是加大对海水利用。2009年全市海水直接利用量在70亿立方米以上。海水淡化等其他方面的项目也正在推进中。深圳市的海水利用规模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大中城市。
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扩大再生水的使用。加快污水再生水利用设施及管网的建设,用立法和政策等手段建立起再生水替代自来水的成本补偿机制与价格激励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引导用户使用再生水。如用户使用再生水,可免收其相应的污水处理费。2009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3亿立方米/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20%以上。
深圳用水将添多重保障
――专访市水务局局长张绮文
今天开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联合组织的考核组将对深圳市进行为期2天的创建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在迎接“国检”之际,市水务局局长张绮文接受了本报采访,就节水型城市创建以及水务“十二五”规划发展等问题作了精彩回答。
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已达100%
深圳市全面启动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成效显著。张绮文表示,深圳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基本条件全部达标,目前创建工作自评得分超过国家考核申报要求,深圳市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有信心通过“国检”。
“更重要的是,节水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张绮文说,通过持续多年的广泛深入宣传,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节水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积极主动参与到创建节水型城市中来。
同时,按照国家要求,深圳市积极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核定用水指标,实行计划用水。目前,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已达100%;阶梯式用水政策也发挥了价格杠杆的作用,有效遏制了浪费用水的行为。超过计划用水之外的收益,全部纳入节水基金,用于节水设施改造和相关项目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深圳“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实行境外引水
经过4年艰苦卓绝的建设,东江水源工程(二期)日前正式通水。这意味着,东部供水水源工程的年供水能力将由先前的3.5亿立方米增加到7.2亿立方米,取水量增加了超一倍,工程供应的原水量在全市占比也由原来的1/3提升到1/2,占据了深圳市原水供应半壁江山。
“东江二期通水后,大大增强了深圳市的水源保障能力。”张绮文表示,因为境外引水之外,未来两三年内,随着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以及公明水库扩建工程等本地“大水缸”建设项目相继竣工,届时,本地水源供应保障能力将由目前的2亿多立方米增至5亿多立方米,加上境外引水,将基本能够满足深圳“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张绮文称,为确保深圳未来发展用水无忧,水务部门“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考虑境外引水问题,确保水源供应“多保险”。
力争“十二五”全市水环境有较大改善
张绮文表示,水环境治理是水务部门“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在“十一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市治污工程,使污水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处理。
据悉,目前,全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正稳定推进。当前,治污的难点在于污水管网的建设亟须配套,同时,老住宅区、城中村的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完善也是个大难题。如果管网不完善,污水无法得到有效收集,治污效果就难以显现。预计“十二五”期间,水务部门将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大力建设原特区外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收集系统。
“此外,在水土保持、防灾减灾、交界河流治理等方面,我们也将加大力度,取得更大成效。”张绮文说,再大的困难,再难的问题,全体水务人也将努力解决,用干事创业的激情营造安全之水、放心之水、可赏之水,为深圳新一轮发展再立新功。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