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武汉"”改善环境年"

文章来源:古腾环保网 发布时间:2011-02-1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为“改善环境年”,要以解决武汉市容环境不优、市民出行不便、文明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持久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2011:改善环境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为“改善环境年”,要以解决市容环境不优、市民出行不便、文明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持久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实现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加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日常清扫保洁力度,集中开展暴露垃圾专项整治。强化建设工地施工管理,完善降尘保洁措施。严厉查处渣土运输抛、漏、撒等污染环境行为。严肃查控违法建设。加强对户外广告、门店招牌、交通标牌、房屋立面的规范整治。继续实施景观灯光亮化提档升级工程。

【关键词 疏堵保畅】

实施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加大疏堵保畅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强化交通规划和需求管理,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工程,加快建设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促进交通需求合理分布。优化交通组织,加大对重要路段、主要堵点的交通疏导力度。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综合整治违法占道、违章行驶等顽症。

【关键词 窗口地带】

整治“黑的”非法运营

加强窗口地带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加强火车站、客运站、轮渡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周边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管理,大力整治“黑的”等非法营运行为。规范窗口行业服务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关键词 绿色江城】

10万株大树添绿荫

着力打造“绿色江城”。实施“十万株大树添绿荫”工程,重点加强三环线、武汉大道、首义文化区和黄鹤楼风景名胜区绿化建设。规划和启动城市绿道建设。建设天兴洲生态绿洲。建成沙湖公园。全年新增绿地面积756万平方米。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快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基本完成东沙湖连通工程。深入开展湖泊综合整治。实施巡司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黄孝河明渠治理主体工程。建成2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主城区污水管网109公里。

【关键词 文明创建】

四个“十万”提升文明

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扎实开展“做文明市民、创礼仪武汉”活动,集中整治乱扔垃圾、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培养市民文明守序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组织开展“十万文明城市监督员”、“十万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十万干部群众社区回头看”、“十万市民包点包片”等工作,增强文明创建合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

完成省下达的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改革创新开放力度,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与活力

●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三年行动计划。

●组建智能电网、工程设计、数字家庭等一批新兴产业技术联盟。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争取设立武汉国家碳交易中心。

●出台节能监察办法。

●开通武汉至巴黎、东京的国际直达航线,力争开通武汉至欧洲的国际货运航线。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千亿元产业达到3个。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户以上。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主展馆建成投入使用。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三)加大“三农”工作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100万亩蔬菜基地建设,新增10万亩优质高产蔬菜基地。

●建设8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2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启动实施203处农村骨干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开工建设15条县乡一级公路和25条县乡二级公路。

●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启动6个远城区新城规划建设。

(四)持续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全面启动杨泗港整体搬迁和综合开发。

●开工建设四环线、轨道交通1号线延长线、解放大道下延线、姑嫂树路改造工程。

●完成武汉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周边配套市政设施建设。

●建成二环线汉口段、二七长江大桥、武汉大道、白沙洲大道、东沙大道,21条微循环支路和一批公共停车场。

●基本完成二环以内“城中村”改造任务。

(五)扎实开展“改善环境年”活动,切实改善城市面貌

(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5万人,社会保险新增参保95万人次。

●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0万套以上。

●建立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光纤入户覆盖规模达到120万户。

●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电子病历”并与医疗保险相衔接。

●启动江汉关大楼改造为武汉近代博物馆、武汉客运港大楼改造为科技馆工程。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

●加快建设“市民之家”。

●整合政府网站群、政务服务中心、政府服务热线等便民服务渠道,增加网上办理事项,实现“一站办理”、“一网连通”、“一号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十城千辆

全称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元月共同启动,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十城万盏

2009年初,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在天津、上海、武汉、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

工业倍增计划

“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将重点实施“千亿产业百亿企业、新兴产业培育、千亿投资百亿项目、千亿板块百亿园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壮大、绿色制造”等六大工程,全力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突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工业规模总量实现翻番增长,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0亿元。

智慧城市

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是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其建设包括政府、交通、能源、物流、环保、社区、楼宇、学校、企业、港口、银行、医院和放心食品、药品等诸多领域。

光城计划

由集约化信息管网建设、光纤到户、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无线城市四个部分构成。通过大力发展光纤到户,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使武汉从“宽带时代”过渡到“光纤时代”,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覆盖的光纤到户网络,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5%,光纤到户覆盖率80%以上,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70%左右。

无线城市

由美国费城于2002年提出,是以Wi-Fi无线局域接入网为主要标志,主要实现固定无线网络接入,可实现漫游、高速移动网络功能,为市政服务、商务旅游、个人生活等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将对城市信息化和产业带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变革作用。武汉已纳入国家无线城市计划。

车联网

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城市绿道

以绿化为标志,满足人们休闲、运动等功能需求的慢行道系统,通常沿着河滨、湖滨、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人行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

合同能源管理

指能源管理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指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阶段。

交通需求管理

通过交通规划、经济杠杆、政策导向和信息发布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对交通需求总量、出行方式以及时空分布进行科学的控制与调节,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缓解或消除交通拥堵,促进交通供需的动态平衡,保障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武汉城市圈

“五个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五七工、家属工

指上世纪70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冶金、有色、制药、纺织、机械、轻工、农、林、水、牧、电、军工这1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和城镇街道居民委自行组建的从事生产自救工作的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被劳动部门录用、没有企业正式职工身份、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

黄鹤英才计划

“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有重点地支持引进培养100名左右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或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