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竞争力报告:强化治理 提升环境管理竞争力

文章来源:古腾环保网 发布时间:2011-02-15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中国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全国31个省区市综合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对比和分析。

报告指出,提升中国及各省域的环境竞争力,要以环境友好和谐为目标,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合力提升环境管理竞争力。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环境也需要管理,需要明确具体的责任承担者,环境的改善如果仅仅依靠自然力的净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难以在人类社会形成约束机制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必须依靠人力的介入,制定环境管理机制和奖惩措施,对已经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对脆弱的环境领域加强保护,以外界力量的注入加快环境系统内部的更新,确保环境系统有序运转,形成一种“保护在先,有序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评价期内,一些省、市、区的环境管理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对这些地方环境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要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保证对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治理的投入和治理实施运行费用,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的投资,消除隐患。推进城市环境改造,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厕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逐步实现村内道路硬化、饮用水安全达标、环境卫生整洁的美好生活环境。不断创新环境管理手段,立足环境公共性的特征,加强区域环境合作,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的完善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形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不断形成环境友好的良好氛围。环境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治理环境的态度和能力,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环境的管理不仅要“抓”,而且要“紧”,要“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环境管理竞争力的强大合力。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