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雨必涝折射出"政绩冲动"

文章来源: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2011-07-21

入夏以来,先后有不少地方遭暴雨袭击,如江城武汉,就在6月18日遭遇1998年以来最强暴雨,全市主次干道、小巷均出现不同程度积水,全城交通几近瘫痪。而之后的北京、成都又都不同程度出现“逢雨必涝、逢雨必瘫”的窘况。

为何“逢雨必涝”?可以仔细考量一下武汉的防涝设施:武汉号称江城,原本湖泊众多,暴雨来时路面渍水很快进入湖汊;但现在湖边高楼林立,湖汊变成工地,甚至填湖建小区。据报道,武汉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仅为“一年一遇”,即排水能力为24小时内累计降雨100毫米,但这里每年都有七八次降雨大大超出这一标准。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如此顾此失彼,一旦暴雨来时必然会窘态百出、狼狈不堪。显然,“政绩冲动”是罪魁祸首,开发建设中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才是严重阻挡雨水自然去路的“拦水坝”。

每遇灾难,地方官员往往有些“很实际”的解释:或曰洪涝灾害乃多少年一遇,或曰资金不足困难太多。过去听了这些解释,再看到灾害面前官员们奋而抗灾的形象,也就理解了。可想到江西赣州城的宋代福寿沟千年之后仍发挥作用的现实,觉得再完美的解释都显得苍白。

近日,已有不少评论呼吁城市建设管理者要从教训中获得认识,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以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无疑是必要的。然而,笔者认为,关键可能尚不在建设理念。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建筑材料和工具不断更新,但所修工程不如千年前古人所为,这绝不是古人多么聪明,而是因官员施政态度的不同。是着眼于认认真真做实事的精神干点实在事,还是奔着政绩,先去干一些可以大肆炫耀的“工程”,这才是解决“逢雨必涝”问题的关键。我们常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来要求做好项目、工程。怎么理解这八个字?面对“一年一遇”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和福寿沟这样千秋不倒的工程,还用得着更多诠释吗?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