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成北京新水源

作者:赖臻 牛琪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10-28
今年国庆节前,北京永定河"四湖一线"工程竣工并向游人开放.树木葱茏,碧波荡漾.而此前,永定河北京段断流曾长达30年.

今年国庆节前,北京永定河“四湖一线”工程竣工并向游人开放。树木葱茏、碧波荡漾。而此前,永定河北京段断流曾长达30年。

“可以说,是再生水让它重现生机。”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邓卓智说,该工程采用了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再加上“天上水”的青睐,共灌入水量564万立方米。

据统计,2010年,北京市再生水用量已达6.8亿立方米,所占城市供水比例达到19%,再生水已成为北京第二大水源。

人均1000立方米是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100立方米的人均水资源量,早已使北京成为全世界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连续12年干旱、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等因素,今后五年,北京将迎来历史上用水最困难的时期。”北京市水务局党组书记聂玉藻坦言。

“在这种局面下,北京将眼光盯在了污水上。”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说,按照传统模式,污水是废弃的水,用完后流入下游河道,“对水源只有索取没有补给,这种‘搬水’式的用水模式必须改变,必须让水循环起来”。

2008年后,北京市政府和相关企业投入50亿元,对市区的清河、酒仙桥、吴家村、小红门等8座再生水厂进行升级改造;作为相应的配套项目,总投资32亿元的排水、再生水供水管网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同时,为推广和鼓励使用再生水,多年来北京维持再生水价格1元/立方米不变,使用再生水的用户免缴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据测算,按照目前采用的工艺,每立方米再生水的处理成本为2.5元。仅此一项,政府每年需投入补贴数亿元。

“从2004年起,北京将再生水正式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调配,相当于纳入‘财政预算’,再生水不再可有可无,而是变成主力水源,”潘安君说。

截至2010年,北京工业利用再生水达到1.4亿立方米,占总利用量的20%,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的量比更为惊人,分别达到了总利用量的47%和30%,仅在北京城区,便有七成的水系使用了再生水,恢复了河湖的生态健康。

不仅如此,再生水的使用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成寿寺路的一家洗车店,工人孙兴告诉记者:“再生水透明无味,洗车照样很干净,而且水价便宜,客户很认可。”

然而,也有调研显示,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生产利用中水的能力有限,平均利用率还不到10%。

潘安君算过一笔账:2010年,北京市新水供应量约15.6亿立方米,如果用一次就排掉,水量只有15.6亿立方米;扣除正常损耗,如果能将其中80%收集利用,再用一次,相当于水量增加了0.8倍;接下来还可以进行第三次、第四次使用。可见,北京再生水的开发和利用,仍然具有较大空间。

据北京市经信委对100家工业企业调查推算,北京尚有近70%的工业废水资源量可供开发使用。这些废水资源量如果能够有效循环起来,可以减少工业数千万立方米新鲜水用量。而随着“退城进区”逐步推进,北京工业布局由分散转向各工业园区集中,为工业废水集中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表示,目前国际上污水处理的投入一般与供水的投入差不多,而中国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这就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强规划,并逐步调整水价不平衡的局面,并加大污水处理的投入。此外,私营企业界和公众参与意识也很重要。

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大量存在的“自给自足”的小再生水利用模式,政府的建设和补贴无法完全覆盖。在成本控制、供水稳定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分散利用的效益。有专家建议,应适当提高中水售价,让投资中水真正实现有利可图,实现中水回用由“行业”向“产业”的转变。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