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湖泊面临消亡的威胁

发布时间:2012-01-17
近日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显示,由于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流域重大开发工程等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湖泊正面临物种丧失、生态系统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洪水调蓄能力降低和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少数湖泊甚至面临萎缩消亡的威胁。

近日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显示,由于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流域重大开发工程等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湖泊正面临物种丧失、生态系统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洪水调蓄能力降低和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少数湖泊甚至面临萎缩消亡的威胁。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被称为长江的体检报告,2012年是第三部,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

报告指出,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长江源头和上游区冰川融水增多,多数湖泊面积短期内呈扩大趋势,但随着时间推移冰川面积将大幅度减少,冰川融水将逐步减少,可能导致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萎缩甚至消亡。

中游地区湖泊因不合理围垦面积急剧减少,2/3以上的湖泊因围垦而消失,湖泊蓄水容积随之大幅减少,近6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围垦减少的湖泊容积相当于五大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1.3倍,在相当程度上引发了江湖洪水位的不断升高,导致小水大灾现象频发。

中下游地区湖泊因流域和周边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湖泊过度围网和围堤 养殖等,导致湖泊污染物不断增加,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据2007-201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水质监测资料,中下游77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 泊中,77%的湖泊水质劣于III类水质,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占调查湖泊总数的88.3%。

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士在发布会上说:“长江源区和上游湖泊水量剧烈波动,中游通江 湖泊受三峡工程蓄水的深刻影响,下游湖泊普遍水体富营养化。湖泊的演变及未来趋势与效应,成为长江保护与发展领域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这本书正是就这些 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为有效解决长江流域湖泊所面临的问题和威胁,报告提出应明确湖泊功能定位,分类 型、分层次保护;实施湖泊—流域综合管理,采取必要的退渔还湖、退田还湖措施,保障湖泊可持续利用;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和湖泊内源污染,切实改善湖泊水环 境与水生态;优化河湖格局和功能,实施河湖连通,恢复湖泊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

WWF(中国)首席执行官关德辉表示:“长江与流域湖泊群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河湖系统, WWF希望这本报告能够为长江流域的湖泊利用与管理保护提供一些参考,并引起社会各界对长江流域湖泊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关注。”

报告指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流域资源与环境优势正在下降,统筹保护与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而流域相继实施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上游大规模的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对长江生态与环境的累积影响也日益显现。

报告显示,目前制约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发发生、水污染加重和生态不断退化等。其中,2009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33.2亿吨,较2003增长21.9%。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