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当下农业生产面临着耕地减少、劳动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失衡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我国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笔者认为,重视新技术推广和科研资金的投入自然必不可少,但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农村大力推广,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农民奔小康的最大力量。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提高到53%。通过实施科技进步,“十一五”我国共增产粮食4866.48万吨,增加经济效益852.92亿元。这些都充分说明科技兴农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教学、科研的结合,不少农业专家、教授除教学外,还进行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在校大学生也会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农民,使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技术。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埋头或者是关起门来搞科研,而忽视了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科研成果与实际需求明显脱节,很多好的科研成果没有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这是一种科技资源的浪费。
科学技术能创造巨大的生产力。在我国,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一个例子,该项技术解决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粮食问题,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引进了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技术。可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笔者相信,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和在农业技术指导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加强与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被推广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提高农民收入。
(何彦祺 山西晋煤天源化工公司党群部宣传干事)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