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按照北京10年来年均21.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计算,2011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7立方米,仅相当于极度缺水线的 1/5。地表水系断流、周边水库水量锐减,解决水资源匮乏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已成为北京市各届政府均要面临的问题。海水淡化、远距离调水分别有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再生水虽然用途有限,但本着节水为先、加强循环利用的理念,再生水的利用也是解决城市水危机的重要手段。
10年建设成果显著
北京市从20世纪80年代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小型污水再生利用工程,1999年实施了第一个大型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工程——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日供水能力47万立方米。2001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总体规划纲要》,拉开了北京大规模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的序幕。2002年到2010年期间北京市投资近20亿元,陆续建成多个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并建设配套管线600多公里,形成四大再生水生产供水区域。截至到2010年底,北京全市已拥有再生水厂17座,生产能力合计81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年利用量6.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9%。
尽管发展迅速,北京的再生水利用率只有60%,仍有大量水资源被直接排掉,考虑北京缺水的现状,北京的再生水利用事业还远没有达到建设完善的情况。
未来目标:利用量10亿立方米 利用率70%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发布的再生水利用“十二五”规划,2015年,北京全市年再生水利用量将不低于1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若想完成规划目标,相关部门应该从提高管网覆盖率、完善相应制度方面着手工作。
均衡各领域用量 提高管网覆盖率
北京的再生水一大半被用于工业冷却,园林绿化、市政杂用、河道景观、农业灌溉四个领域所用的再生水量均不超过再生水总量的30%,其中园林绿化、市政杂用的用量最少分别为1%、3%,“十二五”期间在提高再生水利用总量的同时,提高再生水在各个领域的用量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完善再生水管网系统。
再生水在洗车、冲厕、绿地灌溉等方面潜力巨大,然而北京市再生水在这些方面的用量还很少,再生水管网建设的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北京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田有俐曾表示,再生水是后发展行业,向城市中心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规划路线,已建成的老城区内铺设再生水管线的难度较大,使再生水管网建设滞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巡视员张悦也曾表示,再生水管网系统的不足,阻碍了再生水在农业灌溉领域的应用。如果无法完善管网系统,再生水的利用量与利用率必然会受到影响。
强化监管制度 完善补贴政策
北京市有不少小区拥有中水系统,然而很多成了摆设,处于闲置状态,早在2001年,北京市《关于加强中水设施建设管理的通告》便明确要求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或可回收水量大于150立方米/日的新建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必须建设中水设施,然而仍然有不少小区的马桶里流的是自来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再生水领域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的不完善。
北京再生水利用的历史并不长,完善立法和强制性规范并建立补贴政策,是再生水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制条例,确保各项工作合规、合法;建立再生水设施建设补贴机制,促进建设单位积极建设再生水设施。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