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国外乳品企业一直在做全面进攻中国乳业市场的准备。正如一位乳品业的专家所说,跨国企业参与中国乳业的整合和投资,“目标更实际,手段更隐蔽,方向更集中,竞争更激烈”。
也许十年前的中国乳品市场,就像二百多年前的美洲新大陆一样,对众多跨国乳业巨头有着莫大的诱惑。从1993年开始,前后就有20多家跨国乳业巨头纷纷登陆中国。从乳业营业额世界排名第一的雀巢、第二的卡夫、第四的达能到第六的帕玛拉特等乳业大亨都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奶品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
然而时隔10年,曾经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的达能甘当配角,把乳业的管理权与品牌使用权交予光明;卡夫将股权卖给了三元;帕玛拉特南京工厂被南京乳业托管。至此,登陆中国乳业市场的跨国乳业巨头,最终宣告全线退出。
根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外资品牌淡出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水土不服。一些国际乳业巨头在登陆中国之初,将策略重点放到了产品推广和销售上,却忽视了对牛奶行业的源头——奶场和奶牛的占领,丧失了有效控制中国原料奶源的最佳时机。虽然部分外资企业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光明”、“伊利”等国内企业早就先人一步占据了这个优势。同时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在成本、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以外资的实力和经验,进驻中国市场,树立品牌应该不是难事,他们之所以放弃产品竞争,关键问题还在于中国乳品行业尚处在混战时期,整个市场还不成熟,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比较严重。跨国乳业巨头们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相继选择了撤离或退居二线,将亏损的资产交给本土企业经营。
然而,中国乳品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毕竟对外资仍具有相当的诱惑。隐退之后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外资与中国乳业似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接洽。蒙牛集团获得摩根士坦利、鼎晖、英联三大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海外风险投资;达能亚洲公司借国有股持减之机,受让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持光明乳业的全部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全球最大的乳品巨头之一新西兰方塔拉集团与三鹿的合作谈判也在紧张进行。
在吸取了溃败的教训之后,外资改变了以往的进攻策略,合作方式由乳业的下游转向了上游。广东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丁棉分析方塔拉与三鹿的合作很可能就会采取这种上游资源合作的方式,即在新西兰发展奶牛基地,然后通过奶牛输入的方式进入国内,再利用三鹿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达到双赢。
而由于我国奶牛10%的年自然增长率,根本无法支持乳业年均30%的增长率,我国有70%以上的液态奶是还原奶,因此原料奶粉的竞争在目前要比奶牛的竞争而更为实际。有关专家分析, 如果跨国公司在策略性淡出液态奶市场的同时低姿态和国内大型奶粉企业合作,利用国际奶粉资源优势,将国外低成本的奶粉资源引进国内市场,就必将推动中国奶粉市场的洗牌。一些已经拥有大量优质奶源的国内奶粉企业完全可以腾出高质量的奶源和跨国公司的品牌、技术进行战略合作,推动液态奶行业整合的早日实现,跨国公司也就可以赢回其在中国乳业的市场地位。
同时从资本运作的角度而言,一些专家也尖锐地指出:外资品牌在本地企业几年托管之后,肯定将在中国建立一定的品牌渗透力。到那时,外资品牌再卷土重来的难度相对就降低了很多。而且作为坐拥巨额资本的跨国企业,他们完全可以在国产乳业品牌混战之后,大局初定之时,后发制人买下自己得意的品牌。某种程度上讲,一旦国内政策允许外资在中国进行多种形式的并购,“财大气粗”的国外乳业巨头就可以利用资本优势占据快速增长的中国乳业市场份额。
而国内乳品企业在经历了上一轮的奶源大战之后, 新一轮广告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广告营销费用的巨额投入势必加重成本压力。资本将成为企业运作的支撑和相互竞争中举足轻重的砝码。巨额跨国资本势必成为国内企业难以拒绝的诱惑。有人预言中国乳业的发展很可能如啤酒行业一样,走从“分散无序到格局初定,再到吸纳外资”的发展道路。
尽管到目前为止,外资卷土重来之潮还未成型,但可以预见未来国内乳品市场上,本土企业与外资的博弈将更加复杂与激烈。 对于国内乳品企业而言,真正的考验也许还未正式开始。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