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 降低成本--中国发展页岩气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3-02-28
毫无疑问,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已经摆到我国能源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陈先达谈国际页岩气技术交流会

毫无疑问,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已经摆到我国能源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去年3月16日,我国第一部《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出炉,规划提出,到2015年,页岩气将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年,到2020年,产量最高达到1000亿立方米。

然而,如何推动我国页岩气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如何协调解决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政府将提供什么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这些都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月18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13国际页岩气技术交流会暨中美非常规油气合作交流峰会”将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就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

记者近日就此次页岩气技术交流会的筹备情况及召开此次会议的初衷等采访了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陈先达。

关键词:开放市场

记者:请您先介绍一下此次页岩气交流会的相关情况。

陈先达:本届峰会将以“开放的中国页岩气市场”为主题,特别邀请几十家国外页岩气公司集中亮相论坛现场,和中国企业分享品位低、工作难、成本高的页岩气资源的成功勘探开发的经验和方法。

之前,我们就此次会议的筹备与国土资源部地勘司进行了沟通。

届时,页岩气开发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对行业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嘉宾还可通过平行论坛交流核心技术,寻找适合中国的页岩气产业投融资模式。

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的16家中标企业的高管将悉数到场,适时为参会嘉宾在技术、装备、政策、经验和金融方面量身打造一场页岩气勘探开发交流盛宴。

记者:为什么主题中强调“开放”?

陈先达:2011年,页岩气被确定作为一个独立矿种。这是一个起始点。在这之前,页岩气招标是邀请招标,国有型企业垄断经营。第二轮招标中,中国的页岩气市场对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

因此,向与会者介绍“中国的页岩气市场是开放的”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

此外,过去由于是垄断经营,全世界几家大的石油服务商主要为垄断的几家企业服务。现在市场开放了,16家企业参与进来。如今面临的是要解决如何降低成本的问题,而垄断是降低不了成本的。但市场的开放创造了一个降低成本的机会。

今后进行合作的不仅是几家大的服务商,中小服务商也可以参与进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开放。

关键词:技术攻关

记者:近年来,页岩气的话题很热,与之相关的国际性会议也很多。与别的页岩气会议相比,即将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何亮点?

陈先达:我们召开这次会议最主要的是谈如何加强关键技术的攻关。

我国不是今天才发现的页岩气,在之前找石油的过程中,我们在穿过页岩层时就发现了页岩气,只是因为当时的技术不能收集到这个页岩气,也没有评价。如今不仅发现了,也评价了,而且我们还根据一些指标,首选了一批区域,确定了哪些是可以成为页岩气田进行开发的。

所以,会议上我们专门邀请了国内从事过页岩气工作的公司,和大家分享打直井和水平井等方面的技术和遇到的难题,并让他们介绍曾与哪些外国公司进行过合作、哪些外国公司有哪些特长、我们国内的哪些企业有哪些技术,等等。

会议还设立了专门的一块,是介绍中国的企业在页岩气区块上怎么干;以及介绍在干的过程当中,结合中国的地质条件,我们缺什么,希望有哪些技术支撑等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将邀请国外的一些服务商,让他们介绍国外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发展状况,哪些技术正在研究、哪些可以移植到中国来、哪些技术包括技术设备可以拿到中国来开发页岩气、哪些可以出让或者合作等等。

总体而言,我们的会议就是要搭建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

记者: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技术攻关?

陈先达:与常规油气资源比较,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有三高的特点——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

页岩气能否成为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后备领域,能否形成产业化规模并为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做出贡献,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所有的页岩都能产气,但要出“商品气”才行,一是要有质量,二是要有总量。原来的一些贫矿不算矿产,后来之所以成为矿产,是因为技术解决了,成本降低了。天然气、页岩气都一样。

页岩气的开发,没有一套“非常规”的技术,是很难出大成果的。

油气勘探开发作为一项生产活动,高效、低成本开发是中国发展页岩气的必然选择。刚才也提到了,目前,无论中国的传统油气公司,或是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中标的企业,共同面临着采购国际油气服务公司的技术服务所带来的成本问题。

所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合作方式多元化,分享国外中小服务商公司的技术研发经验与成果,是一次必要的尝试。

当然,技术大多都体现在设备上,现在非常规油气的开采设备都是建立在石油开采的设备上。所以,与我们召开的页岩气交流会联合的、在次日召开的全球最大的石油展上,也有专门的页岩气展区。这两个会放在一起,为技术人员的广泛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关键词:引入竞争

记者:交流技术的初衷是什么?

陈先达:我国仍处在页岩气开发初期,从技术攻关、资源储量评价、政策研究到开发模式等,国内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比如,现在我们页岩气钻探的成本相对来说非常高。搞科研、做评价可以,但是要进行商业化的开采,这个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现在一些钻井的经费开销动辄上亿元。如果1个气井10年都收不回成本,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10年后它的价格、产能都是无法估计的。

然而,气价摆着那,若是直井,日产没有2000立方米,这口井就是白费了;若是水平井,日产没有3万立方米,那都是赔钱的。

所以,从目前来看,除非将钻井的经费降到2000万~3000万元以下才行。

刚才也提到了,中国页岩气市场的开放,创造了一个降低成本的机会。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不单单只和高端的服务商接触,还要吸纳更多的世界级的服务商参与进来。把国外的服务商引进到中国来进行竞争。

因为只有竞争才能降低成本。只有降低了成本,才能使页岩里面产生的天然气的成本降低,这样才能成为一种商品。

记者:为什么引入竞争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陈先达:如今几大垄断技术的顶尖服务商并不是和我们一起搞资源合作的,而是只出租技术给我们,至于出不出气、效果怎么样他们不管,打一口井就收费。

比如水平井的导向钻头,外国商人都不卖给你,都是出租的。你要打什么井,人家来了就拿来设备,装好打出来了人家就拿走,看都不让你看。

几大服务商知道你没有相关的技术,是不会和你合作的。他们就卖你技术用,坐等收钱就够了。

原来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一些管理体制造成了一些中小企业没法进来,国外的一些中小服务商每个人手中可能只有一点技术或一段技术,但是在与我们国内垄断企业谈判的过程中谈不过拥有成套技术的几大服务商。

所以,这次会议上,我们将组织高端闭门会议,让政府、业主、油服、装备商齐聚,在主办单位营造的私密空间内,深入交流谈合作。这个平台可以让大家相互了解。

让这些中小企业通过竞争参与进来,我们才有选择性,才有可能考虑合作。这样的合作就是投融资模式的一种改变。我国页岩气市场这么大,并且有需求,国外的中小服务商要赚钱,他们也是急切愿意来和中国相应的企业谈合作的。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