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价格降至历史低点 装置实际利用率仅七成
面对有机硅单体产能过剩、需求不旺、开工不足、效益大幅下滑的现实,有机硅单体企业开始调整和整合,部分企业的有机硅单体项目或停建或转产或延期投产,还有的企业正在商谈合作和合并,我国有机硅行业深度调整和整合的大幕已经拉开。这是记者从3月28~29日召开的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2012年会暨 2013年氟硅产业创新发展和合作交流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氟硅协会有机硅专委会秘书长杨晓勇介绍,由于国内外市场疲软、销售不畅,以及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国内单体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大幅滑坡,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在此背景下,鲁西化工已停建20万吨/年有机硅二期项目;传化股份停建3万吨/年有机硅柔软剂项目;宁波合盛在新疆4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迄今未见动工;蓝星星火2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延期投产。
据该协会有机硅专委会统计,截至2102年底,国内共有15家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合计产能约200万吨。2012年实际产量约130万吨,装置实际利用率约70%。其中2012年上半年企业开工率不足60%,单体企业全面亏损;当年8月份后,市场需求逐步回升,停工企业陆续开工,到第四季度开工率达到 80%以上,但由于硅氧烷价格偏低,多数企业仍然无利可图。
“2012年,我国硅氧烷环体价格降到历史低点,全年平均价为16000~17000元/吨,与2003年的历史最低价持平。但原料硅粉的价格早已大幅上涨,这样的低价格让有机硅单体企业在成本线上挣扎。”杨晓勇分析说。
“当前的整合是有机硅企业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的理智选择。尽管单体企业效益滑坡,但拥有下游产品的企业盈利能力较好。整合产业链,向下游产品延伸,也是脱困之举。”氟硅协会理事长季刚说:“企业间兼并重组还可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工信部原材料司化工处处长蒋健表示,在当前有机硅产能过剩的发展阶段,企业兼并重组尤为重要,主管部门鼓励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实施兼并重组。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