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PS《流程工业》 发布时间:2013-05-16
中国经济已经走到十字路口.随着经济状况继续发展,30年的高速发展在某些领域逐渐地达到极限.人口红利的萎缩、更高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以及许多行业逐渐成熟等,所有这些都在孕育着产业结构的转型,近来这种结构的转型趋势更是不可避免.在化学工业里,这种趋势特别明显.

中国经济已经走到十字路口。随着经济状况继续发展,30年的高速发展在某些领域逐渐地达到极限。人口红利的萎缩、更高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以及许多行业逐渐成熟等,所有这些都在孕育着产业结构的转型,近来这种结构的转型趋势更是不可避免。在化学工业里,这种趋势特别明显。

世界经济或者国家因素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2012年明显下滑。在2012年的前6个月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8%,在2012年的下半年也没有更大的涨幅。外国投资仍然是主要驱动力,国外投资几乎占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0%。现在某些行业(如太阳能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迹象,政府正在采取应对措施,增加私人购买力,出口速度大大放缓。在2012年10月初发布的报告中,亚洲开发银行(ADB)预测,尽管世界经济波涛汹涌,中国健全的政府财政及政府的刺激措施将保持国家的相对稳定。

从投资经济到消费者经济的过渡,反映在工资水平的提高等各个方面。据波士顿咨询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称,在过去10年间,随着工资每年增加16%左右,在许多领域中,中国已经丧失了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另外,随着收入的增加,国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社会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人口老龄化以及不断增长的富裕度刺激了保健领域的发展,这个领域的年增长率为20%左右。除了养老院和医院之外,医药和医疗设备企业也发现了这个领域是个利润丰厚的市场。

中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将中国从制造中心转变成高技术和创新的枢纽。“十二五”规划确定了7个关键领域,包括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替代能源、替代推进技术、新材料、高端生产、新型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

能源发展趋势

在中国,原材料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国际能源署(IEA)估计,目前,中国每天大约需要970万桶石油,高度依赖进口,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国内的石油产量为2.04亿t,而进口石油为500万t。因此,资源的高效利用得到了高度重视。以煤为主要能源和资源的化工产业,在有关美国成功进行页岩气生产的报道之后,对页岩气产生了兴趣。但是,中国的页岩气埋藏得很深,而且页岩气储量丰富的地区都比较偏远。中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页岩气生产技术。目前,一些跨国公司正在试图与中国政府组建生产页岩气的合资公司。

中国也在不断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到2015年,一次能源消耗中,非化石能源所占的比重预计将上升到11.4%。投资6040亿欧元在发电容量和电网中。非化石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和核电等。虽然人均能源消耗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但是,中国却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中国政府除了新建核电站和将风能发电容量翻一番以外,正在大力扶持太阳能发电产业。这种政策也不完全是利他性,鉴于国际太阳能市场的不景气,国内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生存只能依靠更加强有力的国内需求。国内电网正在不断扩张。政府政策偏向于支持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不少先导性项目正在实施,这些项目都是国内自主研发成果。

过去,作为一种新的能源,生物能曾经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但是生物能的可用性一直受到限制。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的流失将农业生产的重点转移到可持续食物的供应上。仅仅液态牲畜粪便和农业残留物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气体。到2015年,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生物原材料,才能支撑7万个小型和8000个大型的生物气体生产工厂的正常生产。据报道,在中国农民的稻田里每年累积的稻草多达7亿t,在稻田里直接焚烧掉的多达1亿5千万t。

在汽车领域中,中国正在努力发展电动汽车,生物汽油也将发挥重大作用。“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生物乙醇的消耗比上一个五年计划翻一番。目前,生物乙醇的消耗量为1亿7千万t左右。

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化工产业是中国仅次于纺织和机械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化工行业能够贡献10%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基础化学品消费国。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2012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成长仍然非常可观。据德国联邦贸易和投资署公布的数字称,中国化工产业生产同比增长32.3%,出口增长31.1%,进口增长21.1%。

中国的化工产业结构与西方工业化国家有着巨大差别。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称,中国有3300多家企业活跃于化工行业。根据2011年9月的相关行业分析报告称,中国化工行业10家最大企业总计占有21%的市场份额。而日本国内5家最大企业占有39%的市场份额,而德国国内五家最大企业占有67%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国化工企业的高度分散,不少企业并不赢利,在增值和材料流的各个阶段,缺少一体化管理。

因此,中国的化工企业应该进行合并重组。钢铁、水泥和煤炭行业已经证明,这种合并重组可以迅速进行。另外,自2011年9月以来,涉及生产或储存危险物质的项目只能在工业园范围内进行审批。这将有利于化工厂进一步集中于工业园内。

外国专家指出,在中国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据AT Kearney称,分配不均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及低成本贷款方面。国内企业在审批程序较国外企业短。另外,中国政府鼓励国有企业到国外投资和进行收购兼并。

到目前为止,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华东地区。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政府鼓励到西部投资,鼓励措施引发了一股“淘金热”。尽管沿海地区的增长已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是,在重庆和成都等地还能够找到足够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为了鼓励企业到中部和西部地区办厂,中国政府在税收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

中国正在扩展石化下游的生产能力,例如大力投资洁净煤技术。跨国公司对此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例如陶氏化学与神华在榆林投资了一个上100亿美元的项目;塞拉尼斯公司(Celanese)计划采用新的工艺,建设一个或更多的煤制乙醇工厂。

变化不仅限于原材料结构方面,在产品组合方面也有变化。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特殊化学品行业的增长速度大约为整个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但是,这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因为在进一步发展计划中已经明确了特种化学品行业的发展目标。消费品对新材料的需求对这一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中国政府希望这个行业的现代化将会提高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因素在中国已经变得极其重要。“十二五”提出,到2015年能源消耗降低16%,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5%,降低SOx和NOx排放,努力根治水污染及植树造林计划等都是政策议事日程上的主要项目。为了完成这些目标,中国政府已经投资大约5亿美元。因此,环境技术市场的前景是光明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会在15%~20%。

水资源保护项目

解决水资源问题也是中国目前的一项重点任务。海水淡化厂及大型南水北调工程的结合将给干旱的东北提供水源。但是,引发担忧的不仅仅是水的有无问题,水质问题同样需要解决。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国内57%的供水定为差或非常差,改善水质需要进行重大的投资。中国水网指出在现行五年计划内中国政府将投资约4200亿美元在改善水质项目中。这给德国供应商创造了机会,德国水泵、阀门、配件和分析设备对中国的出口在2011年有非常大的增长。而过滤和水净化设备的出口出现下滑,但是,对设备附件的需求有所增长。

小结

中国的工业正处于过渡状态,随着形势的发展,外国企业必须与之相适应。但是,新发展将给投资者和供应商创造更多的机遇。

0
-1
收藏
相关文章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