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前身就是"江水北调"

文章来源:慧聪网 发布时间:2013-05-30
为期11年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试通水,从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抽取长江的水,一直向北送往山东、天津等地。建设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其引排能力为远东之最,如今也迎来自己新的历史时刻。

为期11年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试通水,从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抽取长江的水,一直向北送往山东、天津等地。建设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其引排能力为远东之最,如今也迎来自己新的历史时刻。

上世纪60年代

建水利枢纽进行“江水北调”

坐落在我市江都区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建成的我国最大的一座电力排灌工程。对于当初为什么要建这座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变电所所长刘瑞生向记者介绍,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最大的功能是进行“江水北调”,达到“控扼江淮,治淮排涝”的目的。

据介绍,以前淮河水没有出路,大雨之后就发生洪涝灾害。因此,为淮河水找出路,就成了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淮的主要任务。作为远东最大水利枢纽,江都水利枢纽的建设,最初是防洪排涝的,进行“江水北调”,偶尔兼具发电功能。

1969 年9月23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整个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工程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自行制造和安装,于1961年开工兴建,当时只有第一抽水机站,功率为64立方米/秒。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全部建设历时16年。第一抽水机站在1963年胜利完成后,接着又投资1.7亿元兴建了第二、三、四抽水机站及其配套工程。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江水北调”升级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今天试通水的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东线调水方案,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1990年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在此期间,还完成了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修订报告;广泛开展了有关环境影响专题研究、大型低扬程水泵的研制、穿黄工程勘探试验以及农业灌溉节水、水量优化调度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建设30多年期间,江都水利枢纽一直利用‘江水北调’来调节水,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之前的江水北调工程扩大规模并向北延伸。”刘瑞生介绍。

2002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一级泵站开工

2002 年12月27日上午10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在北京、江苏和山东同时正式开工。沿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总线总长1156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46公里,穿越黄河段17公里,黄河以北493公里;山东半岛输水线从东平湖至威海市米山水库,全长701公里。从长江至东平湖需设13个梯级抽水泵站,总程 65米。

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工程之一,它与江都水利枢纽共同组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一级泵站。工程位于我市江都、高邮、宝应三县(市)境内里下河腹部地区,由三阳河、潼河、宝应站三个部分组成。

据刘瑞生回忆,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酝酿已久,江苏省于1973年报送了《南水北调江苏段向北送水江都四站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原水电部进行了审查,并在审查意见中将三垛以南的三阳河段工程列入江都四站及配套工程,三垛以北的三阳河段工程列入大汕子站(宝应站)配套工程。

为尽快实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所确定的第一期工程的供水目标,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要求东线第一期工程2002年起步实施。2002年7月编报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于7月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技术审查,水利部报国家计委,国家计委以通知批复同意。

2002 年9月编报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分别通过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的审查以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的评估。2002年11月编报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初步设计》,并于11月10在北京通过了审查。

2003年

源头的抽水机站增容改造立项

2003年年末,从国家传来消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增容改造工程已正式立项。从2004年起,建设单位将投资3亿元,对该枢纽三站、四站、西闸、变电所及河道实施现代化增容改造。

特别是此次负责抽水的第三抽水机站,始建于1967年7月,1969年10月竣工;2006年11月进行更新改造,2010年7月完工,改造后第三抽水机站安装了10台液压全调节立式轴流泵,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微机集中控制,实现了微机控制、微机监视、微机测量、微机保护、视频监视等,对第三抽水机站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并将有关信号上传调度控制管理系统。另外,改造后,在主厂房东侧增建控制楼及发电机房,并在站身下游侧进水河道增建底坎和

今天,为期11年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试通水,从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抽取长江的水,一直向北送往山东、天津等地。建设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其引排能力为远东之最,如今也迎来自己新的历史时刻。

上世纪60年代

建水利枢纽进行“江水北调”

坐落在我市江都区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建成的我国最大的一座电力排灌工程。对于当初为什么要建这座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变电所所长刘瑞生向记者介绍,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最大的功能是进行“江水北调”,达到“控扼江淮,治淮排涝”的目的。

据介绍,以前淮河水没有出路,大雨之后就发生洪涝灾害。因此,为淮河水找出路,就成了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淮的主要任务。作为远东最大水利枢纽,江都水利枢纽的建设,最初是防洪排涝的,进行“江水北调”,偶尔兼具发电功能。

1969 年9月23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整个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工程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自行制造和安装,于1961年开工兴建,当时只有第一抽水机站,功率为64立方米/秒。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全部建设历时16年。第一抽水机站在1963年胜利完成后,接着又投资1.7亿元兴建了第二、三、四抽水机站及其配套工程。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江水北调”升级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今天试通水的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东线调水方案,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1990年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在此期间,还完成了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修订报告;广泛开展了有关环境影响专题研究、大型低扬程水泵的研制、穿黄工程勘探试验以及农业灌溉节水、水量优化调度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建设30多年期间,江都水利枢纽一直利用‘江水北调’来调节水,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之前的江水北调工程扩大规模并向北延伸。”刘瑞生介绍。

2002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一级泵站开工

2002 年12月27日上午10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在北京、江苏和山东同时正式开工。沿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总线总长1156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46公里,穿越黄河段17公里,黄河以北493公里;山东半岛输水线从东平湖至威海市米山水库,全长701公里。从长江至东平湖需设13个梯级抽水泵站,总程 65米。

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工程之一,它与江都水利枢纽共同组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一级泵站。工程位于我市江都、高邮、宝应三县(市)境内里下河腹部地区,由三阳河、潼河、宝应站三个部分组成。

据刘瑞生回忆,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酝酿已久,江苏省于1973年报送了《南水北调江苏段向北送水江都四站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原水电部进行了审查,并在审查意见中将三垛以南的三阳河段工程列入江都四站及配套工程,三垛以北的三阳河段工程列入大汕子站(宝应站)配套工程。

为尽快实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所确定的第一期工程的供水目标,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要求东线第一期工程2002年起步实施。2002年7月编报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于7月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技术审查,水利部报国家计委,国家计委以通知批复同意。

2002 年9月编报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分别通过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的审查以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的评估。2002年11月编报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初步设计》,并于11月10在北京通过了审查。

2003年

源头的抽水机站增容改造立项

2003年年末,从国家传来消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增容改造工程已正式立项。从2004年起,建设单位将投资3亿元,对该枢纽三站、四站、西闸、变电所及河道实施现代化增容改造。

特别是此次负责抽水的第三抽水机站,始建于1967年7月,1969年10月竣工;2006年11月进行更新改造,2010年7月完工,改造后第三抽水机站安装了10台液压全调节立式轴流泵,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微机集中控制,实现了微机控制、微机监视、微机测量、微机保护、视频监视等,对第三抽水机站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并将有关信号上传调度控制管理系统。另外,改造后,在主厂房东侧增建控制楼及发电机房,并在站身下游侧进水河道增建底坎和“Y”形导流墩等整流设施。

刘瑞生介绍,经过这一次改造后,江都水利枢纽最终由4座电力抽水机站、12座水闸、2座船闸及配套工程组成,是一个具有灌溉、排捞、泄洪、通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其中4座抽水机站装机33台套、53000千瓦,最大抽水能力508立方米每秒,是目前我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

“Y”形导流墩等整流设施。

刘瑞生介绍,经过这一次改造后,江都水利枢纽最终由4座电力抽水机站、12座水闸、2座船闸及配套工程组成,是一个具有灌溉、排捞、泄洪、通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其中4座抽水机站装机 33台套、53000千瓦,最大抽水能力508立方米每秒,是目前我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