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13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在沪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
蓝皮书指出2012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工业污染为主因;灾害事故类舆情占比逐年下降,环境政策类舆情比重骤增。据统计,2012年重大环境舆情事件的诱因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全年占比39.3%,较2011年有所下滑。灾害事故类舆情次之,占比20.0%;环境政策类舆情事件占比15.3%,位居第三,相较2011年大幅度提升,可见环境政策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新建和在建项目争议、生态失衡两类舆情事件持续增加,分别占比10.0%、6.0%。此外,环保活动(4.0%)、动物保护(2.0%)、环境处置与诉讼(2.0%)等舆情事件也有一定的关注度。工业污染成为诱发环境类舆情事件的主要诱因,如山东招远金矿污水事件、三友化工污染事件、联邦制药污染门、阿玛尼等污染事件、广东仁化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等一系列工业污染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热议和反思。
蓝皮书指出2012年环境舆情事件中报纸成为主要首曝媒体,网络新闻曝光紧随其后;微博作为首曝媒介增势减缓。2012年影响较大的环境舆情事件首次曝光媒介类型中,占比最高为报纸,全年占比35.6%,且较2010年(20.6%)、2011年(33.7%)均有所上扬,其曝光力度不容小觑。网络新闻也不甘示弱,以33.6%位居第二,2010-2012三年来成逐渐下降趋势。微博作为首曝媒介的事件占比14.4%,虽然位居第三,但是较2011年仅上扬0.9个百分点,增势大幅减缓。此外,官方网站(8.9%)、广播(2.7%)、电视(1.4%)、通讯社(1.4%)、杂志(0.7%)、博客(0.7%)也有曝光了少量影响较大的环境舆情事件。
蓝皮书指出2012年近九成涉事主体有干预,事前干预比例增加逾一成;但事后反应不及时。同时,被动接受媒体访问仍是涉世方主要回应方式。
在需要主体介入干预环境舆情事件中,87.9%的事件主体都有干预。其中,13.5%的事件主体在事件发生前就进行了干预,较2010年(2.9%)、 2011年(3.1%)皆增长逾一成;但事件发生后涉事主体反应速度较2010年、2011年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事发后一天以内(“半天以内”与“半天-1天”的总和)就采取干预举措的环境舆情事件比例(27.7%)虽较2011年(23.7%)略有上扬,但较2010年(57.2%)下降近30个百分点;事发后2-3天介入干预的比例也略有下降。事件干预主体在2012年环境舆情应对中,最主要的回应方式还是被动地接受媒体采访,占比80.6%;对外公告或文件次之,占比36.1%。此外,微博、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应用能力略有增强,到2012年占比13.9%,较2010年(8.6%)、2011 年(7.8%)皆上扬逾5-6个百分点。
蓝皮书指出2012年环境类舆情事件中已解决事件的比重下降,未解决事件的比例逐年攀升;事件处理“烂尾”情况严重。2012年影响较大环境舆情事件中已经解决的占比最高,为39.3%,其中,不少发生在2012年下半年,特别是年底的事件需要调查原因再进行处理,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处理结果还未公布,如 “浙江乐清自然村水源遭污染”、“家乐福等19家知名纺织品牌供应商污染”等事件,这可能导致2012年已解决事件的比例较2010年(68.6%)、 2011年(43.8%)皆大幅降低;其次,不需要解决的舆情事件有33起,占比22.0%,较2011年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部分解决的环境舆情事件占比14.0%,排第三;未解决的比例逐年攀升,2012年占比13.3%。因事件未得到完全处理(即部分解决和未解决,共占比27.3%)而导致的“烂尾”现象较为严重。
蓝皮书指出2012年环境类群体事件仍旧多发,邻避效应是引发环境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网络动员力量显著使群体事件规模有所扩大。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通过对2003-2012十年间影响较大的405起环境舆情事件的研究发现,不同省份的环境舆情事件数量与当地的上网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随着各省上网人数的增多,当地环境舆情事件数显著增加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一致,互联网应用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上网人数作为衡量互联网应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各省环境舆情事件数(因变量)与上网人数(自变量)在0.01的显著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r=0.749, p<0.001),即互联网普及率越高的地区,环境舆情事件越多。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移动网络的广泛应用,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并通过QQ群、米聊、微信、google+、论坛社区等平台形成热点议题、甚至引发线上或线下集体行动。随着上网人数的逐步增多、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舆情事件仍将不断增加,这对各地区政府的环境管理、舆情舆情和应对等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各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当地环境舆情事件数越多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城镇消费性支出、农村消费性支出等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省环境舆情事件数(因变量)与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自变量)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r=0.412, p<0.05 );与居民消费水平(自变量)在0.01的显著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r=0.545, p<0.01)。即各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当地环境舆情事件数越多;反之,各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居民消费水平越低,当地环境舆情事件数会越少。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生理上的需求(衣食住行等方面)得到满足、生存已不再成为问题后,人们会关注安全上的需求。因此,一省的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越易得到满足,对于周边的生活环境以及威胁到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环境污染、灾害事故等问题会更加关注,其环境权利意识会更强,由此而热议、曝光的环境舆情事件数也就越多。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