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环保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水工业网 发布时间:2013-12-13
现通过剖析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展望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从引导环保企业快速成长、扶持环保产业加速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来,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支柱产业,被确立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之一。同时,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群众身体健康,加速环保产业发展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由此可见,环保产业肩负着引领绿色增长和遏制环境污染的双重历史使命,如何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现通过剖析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展望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从引导环保企业快速成长、扶持环保产业加速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一、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环保产业年均增速在15%~20%,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供给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展。

一是环保行业逐步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目前,市政污水、垃圾等基础环境处理市场正趋于饱和,实力较强的环保企业逐渐将业务由工程建设向投资运营延伸。截至2013年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5亿立方米/日。已有1313个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约占县城总数的81%。

二是环保行业内并购重组之风渐成。近年来,一些大型环保企业通过收购已有项目或并购企业增强实力,以资本、技术、市场、成本的综合优势快速抢占市场,提高了产业的集中度。同时,在水务、固废、大气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形成多元化战略发展态势。

三是国内环保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国内环保企业以合作、并购、参股、技术合作等方式整合战略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实现企业发展。桑德集团、北控水务、福建龙净、浙江菲达、杭州新世纪等多家环保企业大力开拓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国际市场,已承接若干海外项目。

四是环保上市公司股市表现抢眼。近年来,受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股市上的环保板块持续被关注,涌现出万邦达、碧水源、桑德环境、创业环保等一批明星企业。截止2012年12月31日,统计的57家涉及环保业务的国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约3585亿元,营业总收入约4747亿元。

二、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标准也愈发严格,对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以市政污水、垃圾填埋处理为主的治理范围已无法满足需要,一些新兴领域将成为污染治理重点。

一是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全面释放。2013年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大气污染防治提出具体指标和措施,1.7万亿的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将进入全面释放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将重点锁定脱硫脱硝和工业除尘治理。

二是垃圾焚烧处理进入发展快车道。2011 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9.4万吨/日,《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达到30.7万吨/日。据此,垃圾焚烧能力年均增长35%左右才可达成目标。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助推了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发展。

三是污泥处理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污泥问题的日益凸显,政府部门已意识到解决污泥问题的迫切性。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示范项目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将达347亿元。

四是土壤修复关注度大幅提升。与大气、水和垃圾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滞后性,过去对土地污染问题的关注很少。随着近年来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各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均将土壤污染治理列为重点工作,土壤修复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五是再生水、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源市场增长迅速。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水污染的加剧,使得再生水、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源建设在未来面临巨大市场需求。《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 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要达到15%以上,缺水型城市要达到20%。“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6万吨/日。据《海水淡化产业 “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日产能要达到220万立方米以上。截至2012年底,我国海水淡化日产能仅约为70万吨,提升空间巨大。

六是小城镇及农村污染治理市场开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城镇化不断推进,环境问题开始逐步由城市转向村镇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愈发凸显。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将是目前农村污染治理最先开启的三大部分。

七是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亟须建立。据 2011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工业污染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污染源。其深层次原因是目前工业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很多排污企业不具备相应技术和管理能力,致使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有效运行,甚至出现偷排超排等不法行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大力推行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确立“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新思路,正当其时且势在必行。 除以上几方面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排水管网运营、餐厨垃圾处理等环境衍生市场也正逐渐显现。

三、政策建议 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其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作为支撑,主要涉及立法、投入、税收、价格、市场等方面。作为环保产业的主体,目前我国环保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与国际知名企业相距甚远,应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年营收超百亿级的环保旗舰企业。

一是修订完善有关环保法律和标准。当前应抓紧修订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水、固体废物三个单项污染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制定并完善相关环境标准。

二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确保环保投入占GDP的2%-3%。虽然近年来财政用于环保的支出在逐年增加,但环保投入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却在下降。参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环保投资占比,按照现在的环境标准,对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实行有效控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至少应达到2%-3%。建议构建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引导政府新增财力向环保投资倾斜。制定优惠信贷政策或建立相应的环境信贷机制,使企业更易于获得污染治理资金。

三是出台环保企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环保企业所从事的环境污染治理行业带有一定公益性质,资本沉淀性高、投资收益率低,亟需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扶持。建议比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标准,环保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比照由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政策,免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性用房及所占土地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四是建立环境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价格还不能反映其稀缺程度,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覆盖率、收缴率均偏低。水价调整机制没有建立,水价不能有效反映供水成本的变动,致使供水企业运行经费紧张。建议尽快建立健全环境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和周期性调整机制。

五是推行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工业污染已成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必须要加快推行工业污染专业化治理,切实改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状况,提高治理成效。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在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排污企业集中区采取污染集中治理的模式,委托第三方进行专业化运营。

六是支持环保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国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强的环保龙头企业,已具备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建议有关部门设立环保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环保企业在境外开拓市场的前期培训、项目担保和风险赔偿等。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