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一起瞭望的——十大海外视点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4-01
2013,国际石油化工业,你好吗?中东原料短缺,可能吗?墨西哥能源市场开放,真的吗?俄罗斯重返亚太,确定吗?……是的,这都是真的,千真万确!走进2013,让我们一起细数那些经历过正遗忘的国际石油化工业的大小事……

2013过去了,承载着新希望,2014来临了。新年余热尚未消退,琳琅盘点纷至沓来。

2013,国际石油化工业,你好吗?中东原料短缺,可能吗?墨西哥能源市场开放,真的吗?俄罗斯重返亚太,确定吗?……是的,这都是真的,千真万确!走进2013,让我们一起细数那些经历过正遗忘的国际石油化工业的大小事……


 

能源消费涨势如牛

油会涨价吗?煤还紧俏吗?电还够用吗?美国能源信息署在其发布的《2013年国际能源展望》报告中称,由于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迅猛增长,今后30年,全球能源消费将大幅增长56%。到2040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从2010年的524千万亿英热单位增加至820千万亿英热单位。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40年前所有能源的消费都将出现增长,其中化石燃料将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品种,预计到2040年仍将占到全球能源消费的近80%,而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消费增长最快,它们都将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

页岩气革命的喜与忧

页岩气,一颗缓解能源危机的超新星?是,也不是!2013年6月12日,英国石油公司发布《2013年世界能源统计》,指出非常规油气的大力开发令 2012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幅创下全球之最,其中石油产量增幅更是创下美国历史之最。据美国能源咨询公司PIR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总的液态油(包括原油、凝析油、液化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等)供应量达1210万桶/天,比沙特高30万桶/天,比俄罗斯高160万桶/天,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得益于充足且廉价的甲烷、乙烷和丙烷等原料来源,美国化工行业已成为全球投资的焦点。IHS在其发布的报告《美国新能源的未来:非常规油气革命和美国经济之三——制造业复兴》中称,自2010年以来,美国基础化学品和塑料出口已增加了11%;2013~2020年,该国基础化学品和塑料产量将以年均5%的速度进一步增长。

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是,加拿大乙烯生产商正处于原料供应短缺的困境。随着美国国内页岩气产量的持续增加,加拿大出口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大幅下降,导致该国天然气液体的产量也大大减少,其乙烯生产商正面临原料供应短缺的严峻挑战。对此,加拿大乙烯生产商一面主动出击,寻找替代乙烷供应;一面加大对油砂项目尾气的深加工,以弥补原料供应不足。

除了传统石化能源及化学品行业,生物质化学品行业也感受到了“页岩气狂潮”带来的威胁。如何获得更加廉价、更加稳定的原料来源,如何使生物质化学品的价值链更具经济性,如何实现与天然气产业链的差异化发展……这些都是生物质化学品产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墨西哥能源市场开放

封闭长达75年之久的墨西哥能源市场开始向私人和外资开放。是的,你没有看错!2013年12月20日,墨西哥总统恩里克?培尼亚?涅托签署能源改革法案,终结了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该国油气领域的垄断地位,开放了本国这个全球第九大石油生产国市场。这对于1938年率先进行石油行业国有化的大型石油生产国墨西哥而言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该法案的最大成果在于墨西哥石油市场将从由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开始转向一个允许私营油气公司进行油气勘探和生产的竞争性市场。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仍然属于国有企业,在石油区块的竞标中享有优先权。根据法案规定,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将有三个月的时间选择希望保留的现有勘探和生产区域,同时需要提交其有能力进行勘探和开发的证明。能源部将最多有六个月的时间来批准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选择。随后,据预计,在2014年第四季度或2015年,墨西哥能源部将启动首轮新的油气勘探区域的招标活动,主要是针对深海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对此,有分析人士称,该能源改革方案或将刺激墨西哥油气产量的增加,从而缓解该国石化工业面临的原料短缺状况。

中东阵痛中转型

从“昔日的油气资源大国”到“如今深陷原料短缺的泥沼”,中东石化霸主地位不倒的神话或将终结。地区原料供应短缺、美国页岩气革命和中国煤制化学品投资热潮给该地区的石化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一些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应对,积极采取包括实施业务的多元化战略,投资新兴的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地区和海外业务的并购等举措。作为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储量国,沙特以石油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正逐步转变为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其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发展战略也已重新规划,拟重点进行天然气开发,追逐开发非常规资源的机会,致力于成为技术领航者。据悉,沙特阿美用于勘探和开采的支出已从2012年的110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50亿美元,主要用于开发天然气资源和潜在的非常规资源。

印度石化业:机遇VS挑战

综观全球,美国页岩气革命助力该国石化工业焕发新生,发达经济体陷入增长困境以及亚洲成长为世界主要的消费中心这三大因素正在改变全球石化工业的格局,这对于印度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来自于北美低碳烯烃衍生物(如聚乙烯)的进口冲击将是印度石化工业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另一方面,由于印度政府正大力促进国内生产以替代大规模的进口,因此对于拥有大量炼油厂的印度而言,该国也迎来了生产芳烃和丙烯衍生物等产品的绝佳机遇。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孟买召开的《印度化工周刊》2013年年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印度石化业所面临的诸如基础设施落后,石油、化工和石化投资区建设进展缓慢以及土地和原料供应等问题,将令其增长趋缓,同时也将影响投资的进入。当前,导致印度石化业投资放缓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料供应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港口、铁路网亟待改进。同时,印度一些产品税收结构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在该国生产的产品没有竞争力。此外,印度监管法规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投资。

俄罗斯攻守兼备话能源

重欧轻亚,俄罗斯的传统。2013年,这一传统有所改变——俄罗斯与亚洲客户新签署了一系列的能源协议,这标志着该国开始撤离传统的欧洲市场。近几十年来,俄罗斯一直是欧洲最大的能源供应国,但是其强硬式的销售策略广受诟病。欧盟首先于2012年秋季开始向俄罗斯发难,针对俄罗斯国家天然气公司是否在中欧和东欧市场滥用其统治权利进行调查。

如果说能源出口重心东移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防守”,那么放开液化天然气出口商限制方案绝对是“未雨绸缪的主动出击”。2013年11月22日,俄罗斯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了放开液化天然气出口商限制的法案,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油气公司出口液化天然气。该方案已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生效,自此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丧失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地位。对此,俄罗斯复兴资本公司表示,加快能源战略转变,抢滩亚太市场,是保持该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埃及石油工业压力重重

埃及,中东地区的区域政治大国,虽处于被誉为油海的中东地区,但其油气资源却无法与沙特、伊拉克和伊朗等国相比,甚至不如同处于北非的利比亚,也就比地理面积小很多的叙利亚略好,油气开发进展缓慢。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12年埃及石油生产已下滑至世界第26位。一面是迅速增长的人口,一面是日益紧缺的石油供应,埃及石油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荒”阴影驱之不散,已成为迟滞该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一大因素。近两年来,在“阿拉伯之春”革命风暴潮的席卷下,埃及深陷民主乱局,这使得在该国投资开发油气的国外公司如惊弓之鸟,已开始撤离员工。不难想象,一旦这些外资公司撤离,这对于极度缺乏资金和技术但又同时面临极大供应压力的埃及来说将造成重创,该国石油工业可能会踏上崩溃的边缘。这会发生吗?当然,“利益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世界化工践行责任关怀

目前,化工业正努力推进解决全球面临的一些挑战,已在解决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发出了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也在积极改善生产和产品的安全性,但是该行业仍然面临着公众普遍的不信任。在2013年的一项调查中,化工业仍然处于被公众认为是最不可信任的工业行列。对此,化工企业的高管们表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行责任关怀是消除这种不信任的关键所在,这将重点聚焦于三重底线: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以及增加与利益相关者的对话,提升透明度。1988~2013,“责任关怀”走过了25个年头。2013年,美国化学委员会完成了“责任关怀”的重新审订,称其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显著的变化,包括新增产品安全性和过程的安全准则,以及增加能效和性能测量以鼓励循环利用、再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等。

化工细分市场趋势向好

说起化工,你首先想到什么?塑料、轮胎、化肥、农药……好吧,这些都是。但你想到过电子产品、水处理产品吗?是的,它们和化工可不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 的“陌生人”。如果说,做大是产能过剩背后的推手,那么做专或许才是化工业的未来之道。以电子制造业为例,各方均持看涨态度:生产商们预计2013、 2014年,全球硅市场需求将增长4%~6%;国际半导体设备暨材料协会预计2013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将增长4%至489亿美元;IHS预计,2017年前全球集成电路处理化学品市场将以年均5.4%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的市值将达247亿美元,印刷电路板材料市场将以年均3.8%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将达185亿美元。水处理用化学品市场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潜在市场。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估计,当前全球71亿人口中有近8亿人口不能获得适合饮用的水资源,每年由于饮用不清洁的水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200万。人口的迅速膨胀、人均水消费量的大幅增加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雨水不平衡正在令这个问题日趋恶化。在此大形势下,水处理用化学产品和技术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据通用电气称,当前水处理和供应业务的市场价值约4500亿美元,而且正快速增长。

化工巨头业务增长方式悄然转变

2008年全球经济大衰退之前,多数化工巨头通过将现有业务扩大至新兴地区来实现业务增长。但是,当前,多数新兴市场已放缓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墨守成规,还是另辟蹊径,这是一个问题?当然不是!回首包括杜邦、陶氏化学和伊士曼等化工巨头的2013之旅,不难发现,这些化工巨头们实现业务增长的方式已悄然发生转变。2013年10月,全球化工业并购交易风起云涌:杜邦公司决定剥离旗下高性能化学品业务;陶氏化学公司向格雷斯公司出售其聚丙烯催化剂业务,并表示希望剥离价值高达40亿美元的大宗化学品业务;科莱恩公司以5.5亿美元的交易价格把其纺织化学品业务出售给了SK Capital Partners,还与国际化学投资者集团签署协议出售旗下洗涤及中间体业务,此外还计划将皮革服务业务单元售予荷兰斯塔尔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在进行上述业务剥离前都在他们认为更有前景、更加有利可图的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并购交易:杜邦公司2011年斥资63亿美元收购了丹尼斯克公司,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市场地位;陶氏化学2009年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了罗门哈斯公司,从而令公司从大宗化学品生产商转向专用化学品生产商;科莱恩公司2011年斥资26亿美元收购德国南方化学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其快速增长的专用化学品业务。

计划或正退出现有的成熟生产线,投资一些增速超过整体经济增速的新兴领域;加强业务并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为了增长,化工巨头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