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午开始,有着300多万人口的甘肃兰州市,陷入了一场“水危机”中。市民用微信、短信、电话乃至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着一个同样的信息:“兰州的自来水苯超标,有毒!”随后,当地市民蜂拥前往超市、商店抢购饮用水,不少家庭甚至不得不过起顿顿“烙饼加瓶装水”的生活。
目前已查明,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的原因是,兰州威立雅供水(集团)有限公司自来水一分厂和二分厂之间的“自流沟”被苯污染,污染源头直指中国石油兰州石化的管道泄漏。4月13日,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表示:初步判断,自来水中的苯来源于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泄漏事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
这可做两方面解读。好的方面是,目前并未出现严重的石油泄漏。坏的方面是,污染都存在20多年了,居然还没有被肇事方消除,甚至还能漏到自来水厂的管道里,造成全城水危机,那污染该有多严重?这到底是个别水管污染,还是大规模土壤污染的冰山一角?
舆论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会出现水危机?为什么又是石化企业惹的祸?
首先,由于历史规划的欠债,石油企业成为不少城市的危险源,时不时会发生与之相关的危机事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将兰州定位为西北重化工城市,大型石化企业竟被设在穿兰州城区而过的黄河上游,而且与以黄河为水源的兰州自来水厂毗邻。这导致自来水管线与石油管道在地下犬牙交互,酝酿着巨大的环境风险。据悉,早在1987年,这次出事的自流沟就曾发生过被石油污染事件。
不仅是兰州,很多城市都面临着“石油围城”、“城围石油”的状况。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了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被排查的7555个项目中,竟然有32.4%被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据媒体报道,2012年的政协会议上,农工党中央曾在提案中指出:“我国石化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生态环境风险,也决定了环境事故频发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杜绝。”这次兰州水危机,以及去年造成山东青岛62人死亡的“11·22”中石化东黄石油管道爆炸事故,都只是城市石化危机的一个注脚。痛定思痛,我们应该彻底反思当初的石化企业布局。
其次,目前兰州当地很多地下管道,特别是石油管道,面临着年久失修的问题,而央企与地方市政部门在此问题上却常常互相扯皮。《东方早报》于2011年5月18日就曾刊发报道《兰州政企博弈七年 拆不掉地下“定时炸弹”》关注此事。该报道提到,长达27公里的兰州石化公司油污总干管,贯穿整个兰州市中心城区,因年久失修、腐蚀严重,近10年来,这条干管已发生多次塌陷事故,被甘肃省、兰州市两级环保部门列为兰州市的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早在2004年即被认为超过了使用极限。但对于如何处理这条管线,甘肃省、兰州市两级政府,与央企兰州石化的博弈持续了多年,至今没有解决问题。如果再拖延下去,难保不发生比这次更严重的环境危机。
再次,这次事件突显了兰州市政公用设施的投入不足。出问题的自流沟,是一条用了将近60年的老管线。2008年,兰州威立雅供水公司的职工就曾在一篇论文中称:目前受污染的自流沟,早在1987年就因施工缝密封材料老化,致使该地区含油地下水渗入,污染供水,但当时进行封堵维修后就继续使用。2008年前后,因自流沟施工缝、沉降缝密封材料又遭老化破坏,同时自流沟的底板、沟壁、顶板也出现裂纹及防渗层脱落,不断出现油污地下水渗入情况,给兰州市自来水带来污染。随后该企业应用茂金属聚乙烯片材,进行了防渗漏改造工程。但这次又漏了!1987年在漏,2008年前后又在漏,这条缝缝补补几十年的老管
作为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北京一直在谋求从外地调水,距离京城200多公里之外的曹妃甸的渤海水就是选择之一。
4月11日,曹妃甸区政府官员、北控水务集团方面均向记者表示,曹妃甸日产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已取得河北省发改委的批准,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连接北京唐山的高铁正在规划、设立自贸区的方案已提交……处于环京津核心地带的曹妃甸,正描绘着一系列与北京相关的规划蓝图。
近日,北控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给出了曹妃甸海水淡化进京的初步时间表:“预计在2019年可实现投产供应进京”。据了解,经淡化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渤海海水将通过管线输送到京城,可解决北京近三分之一的城市用水。
所谓海水淡化,就是把苦涩的海水“脱盐”,抽出能饮用的淡水,还要口感极佳。
在唐山曹妃甸区,北控水务集团设立的北控阿科凌曹妃甸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海水淡化生产,“现在1吨海水可收0.46吨淡水”,厂里负责人周海燕说,目前日产5万吨,仅向曹妃甸区供水,是作为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的先期示范项目。
事实上,早在2011年10月,北控阿科凌5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竣工仪式上,时任北京常务副市长的吉林表示,对于缺水的北京来说,在曹妃甸建设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基地,将对北京形成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对此,唐山曹妃甸区副区长、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宝向记者表示,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已取得河北省发改委的批准,正开展前期工作,这个项目设计日处理海水淡化能力是100万吨,“未来可以解决北京近三分之一的城市用水”。
,是否该全面报废?根据公开信息,2000年到2009年间,兰州市先后五次上调了水价,但当地水厂还是在喊亏。水厂不能只顾涨价,不对硬件设施加大整改投入。
兰州的环境危机,是当下中国不少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对症下药,而不能讳疾忌医或者找替罪羊。比如,上个月兰州市曾严词辟谣,称自来水没问题,还“查处了造谣人员”,现在回头看,当时公布的所谓“指标合格”的报告中并没有苯的检测,因此,兰州市政府应该给公众一个交待,才能重拾公信。还有人借机抨击2007年兰州自来水向外资开放的改革,搞“外资阴谋论”。其实,早在外资注入前,兰州供水集团就危机重重,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更何况,目前的自来水厂还是国资控股企业。
生命至上,面对这场威胁300多万市民健康的水危机,无论是央企、外资,还是当地政府,都不能再扯皮了,历史欠债必须还上。
为什么选择曹妃甸引进海水呢?北控水务海淡事业部总经理王小水解释称,与其他渤海海域相比,曹妃甸地区的渤海海水较清洁,能达到国家二类的海水水质,预处理更方便,对饮用水水质也有更大保障。
届时,淡化后的海水符合国家108项最新饮用标准,通过管线直接输送到北京,进入北京的水厂再进行调配,时间预计是2019年。
据介绍,海水淡化进京主要分收水和制水两个部分,制水一期规模是日产100万吨,总造价为70亿元,收水是270公里的管线,总造价100个亿左右,“到京的成本大约是8元/吨左右”。
目前北京居民水价为每吨4元,与海水淡化成本价有一定差距。这会不会抬高居民用水价格呢?王小水说,这几年水价可能会逐渐调整,到2019年可能会与海水淡化价格差不多。
筹建高铁 50分钟到北京
曹妃甸要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后,在那里工作的北京人一般是每周乘坐班车往返,从北京到曹妃甸约220公里,开小轿车2个半小时,大巴则需3个多小时。
同时,曹妃甸也还没有客运铁路,想来曹妃甸,只能坐火车先到唐山,再乘公交到这里。
“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互联互通项目肯定会加快”,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对此透露,河北正在谋划从唐山到曹妃甸开高铁,也就是唐山—曹妃甸轨道交通项目,已经列入了规划。一旦打通,可以形成北京-唐山-曹妃甸铁路通道,大约50分钟就能从北京直达曹妃甸,大大缩短两地的时间距离,“在曹妃甸和京津之间形成1小时交通圈”。
此外,曹妃甸还将加快曹妃甸通用机场谋划论证。
6月签协议建中关村曹妃甸分园
在张贵宝看来,对于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曹妃甸与北京的合作很广泛,也有基础。
首钢京唐公司作为最早迁入曹妃甸的企业,被外界视为北京和曹妃甸合作的一个典范,现在首钢一期早已投产运行,首钢二期项目所依托的《河北省钢铁结构调整方案》近期国家发改委也将上报国务院。首钢京唐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政介绍,未来的首钢二期大约需要4000多人,将主要招收当地工人,二期比一期在品种结构、产品结构都会有提升。
张贵宝说,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曹妃甸总体规划的产业,大体主要是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这些可到曹妃甸的工业区;承载京津功能外移的教育、科技、研发、医疗项目,可进入唐山湾生态城。可以肯定的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我们不会要”。
早在去年10月、11月以及今年3月,曹妃甸方面已多次前往北京,逐一走访400多家企业,央企、国企、民企都有涉及,通过筛选,认为不错的企业还会进一步接触,争取对接到曹妃甸。按照曹妃甸区制定的计划,年内确保42个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签约落地。
张贵宝透露,曹妃甸还规划了1.5平方公里的园区,用来承载中关村产业转移的项目。今年6月,曹妃甸就将与中关村签订一个框架协议,为中关村管委会、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共建“中关村曹妃甸科技产业园区”。作为中关村的一个分园,目前已经有太空板、透水砖等4家企业进驻,还有十来家企业正在商谈中。
在上海开设自贸区后,作为京津冀自贸区设想中的重要“一翼”,曹妃甸自贸区的申报也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近日来自曹妃甸的消息,曹妃甸自贸区方案今年2月上报国务院后,目前已经由国务院批转到了商务部,正在开展相关工作。
据介绍,曹妃甸自贸区在功能上将区别于天津滨海新区东江自由贸易园区,打造的是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的大宗进出口物资集散中心,以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煤炭、粮食、木材等大宗物资为主,与天津自贸区刚好实现功能互补。
曹妃甸还希望,争取对铁矿石等大宗物资定价有发言权,形成影响全球的“曹妃甸价格”。
按照京津冀自贸区初步设想,就是要把正申报的天津自贸区、曹妃甸自贸区连为一体,这样可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还能解决单一自贸区体量不足的问题,这一方案也已上报。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