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2013年,河北累计对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约为139亿元;山东省则只有约52.98亿元。显然这与北京的投资不是一个量级。这还是近年随着央地各级政府环保意识的提升,在节能环保方面投入增速明显的结果。
日前,京津冀打破门户之分协同发展的顶层态度明确后,此前北京提出的到2017年将投入7600亿元治理雾霾、910亿元治污的“宏伟”计划被业界翻出,结合环保部“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的总量规模,北京被质疑相关投入过高。在天津、河北及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周边省地难有能力与之匹配的现实条件下,注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据悉,近三年,部分省地此方面投资甚至成倍于当地GDP增速。不过,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同时实体产业整体低迷、盈利微弱,多数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十分被动。以钢铁、电力及水泥、化工等几大污染主力行业为例,其中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得益于各种补贴,生存尚可。按照环保要求安装脱硫、脱硝等设备后,执行较好,但在经营困难尤其是濒临亏损时期,首先想到的就是关停环保设备,实现“保本”生产。
相比之下,民营以及合资企业策略更为灵活:按照要求安装节能减排设备后,只在环境监管部门在岗甚至检查前才使用,其他时间尤其是夜间干脆关停;少数地区企业则更为赤裸:向当地监管部门人员缴纳一定保护费后,环保设备只装不用,完全应付日后的高层检查。
经如此“变通”后,近年自上而下持续提升的环保压力被逐级化解,最直接结果就是大气污染久治之下却愈演愈烈,水土污染问题更是随处可见、触目惊心。同时,企业用户们如此消极应对节能环保工作,最终损害的还有节能环保设备厂商以及该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而难以满足治理各种环境污染顽疾的实际需求,可谓陷入恶性循环,阻碍节能环保工作的进行。
由此,建议政府方面在推行节能环保专项投资政策时,适当细化细则,考虑具体行业企业运行状态,针对性提升补贴额度。同时提高监管力度和处罚手段,软硬兼施提高企业用户推进节能环保工作的热情。同时,注意资金投入后的持续跟踪、监管,避免出现“金太阳”类大批骗补,及多地“沼气示范项目”类投建即闲置的“低效”投资,提高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另从现实紧迫程度考虑,建议节能环保投资首选大气、水土污染治理领域,以及与之匹配的煤炭洁净化利用、新材料、膜技术净化等相关领域的项目,以协助节能环保行业企业实现技术引进、升级,最终满足下游企业用户节能减排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目前实体经济运行状态,工业企业用户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阻力较大,而民用领域则需求广阔。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催生民众健康需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稳定释放,具备支撑民用环保、净化及节能设备市场发展的硬件条件,建议作为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的中长期投资方向。
整体看,北京积极推出巨资专项资金推动节能环保领域发展精神可嘉,但如此“不惜血本”的巨量投入,略显有关决策者急于求成甚至偏于激进的心态,这对区域内节能环保行业的长远发展都难言利好。相反,理顺问题根结、列出长线重点,或更能提升投资效率,扩大政策战果,最终尽早实现环境的整体改善,还大众一片蓝天、一方净土。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2013年,河北累计对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约为139亿元;山东省则只有约52.98亿元。显然这与北京的投资不是一个量级。这还是近年随着央地各级政府环保意识的提升,在节能环保方面投入增速明显的结果。
日前,京津冀打破门户之分协同发展的顶层态度明确后,此前北京提出的到2017年将投入7600亿元治理雾霾、910亿元治污的“宏伟”计划被业界翻出,结合环保部“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的总量规模,北京被质疑相关投入过高。在天津、河北及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周边省地难有能力与之匹配的现实条件下,注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据悉,近三年,部分省地此方面投资甚至成倍于当地GDP增速。不过,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同时实体产业整体低迷、盈利微弱,多数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十分被动。以钢铁、电力及水泥、化工等几大污染主力行业为例,其中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得益于各种补贴,生存尚可。按照环保要求安装脱硫、脱硝等设备后,执行较好,但在经营困难尤其是濒临亏损时期,首先想到的就是关停环保设备,实现“保本”生产。
相比之下,民营以及合资企业策略更为灵活:按照要求安装节能减排设备后,只在环境监管部门在岗甚至检查前才使用,其他时间尤其是夜间干脆关停;少数地区企业则更为赤裸:向当地监管部门人员缴纳一定保护费后,环保设备只装不用,完全应付日后的高层检查。
经如此“变通”后,近年自上而下持续提升的环保压力被逐级化解,最直接结果就是大气污染久治之下却愈演愈烈,水土污染问题更是随处可见、触目惊心。同时,企业用户们如此消极应对节能环保工作,最终损害的还有节能环保设备厂商以及该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而难以满足治理各种环境污染顽疾的实际需求,可谓陷入恶性循环,阻碍节能环保工作的进行。
由此,建议政府方面在推行节能环保专项投资政策时,适当细化细则,考虑具体行业企业运行状态,针对性提升补贴额度。同时提高监管力度和处罚手段,软硬兼施提高企业用户推进节能环保工作的热情。同时,注意资金投入后的持续跟踪、监管,避免出现“金太阳”类大批骗补,及多地“沼气示范项目”类投建即闲置的“低效”投资,提高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另从现实紧迫程度考虑,建议节能环保投资首选大气、水土污染治理领域,以及与之匹配的煤炭洁净化利用、新材料、膜技术净化等相关领域的项目,以协助节能环保行业企业实现技术引进、升级,最终满足下游企业用户节能减排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目前实体经济运行状态,工业企业用户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阻力较大,而民用领域则需求广阔。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催生民众健康需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稳定释放,具备支撑民用环保、净化及节能设备市场发展的硬件条件,建议作为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的中长期投资方向。
整体看,北京积极推出巨资专项资金推动节能环保领域发展精神可嘉,但如此“不惜血本”的巨量投入,略显有关决策者急于求成甚至偏于激进的心态,这对区域内节能环保行业的长远发展都难言利好。相反,理顺问题根结、列出长线重点,或更能提升投资效率,扩大政策战果,最终尽早实现环境的整体改善,还大众一片蓝天、一方净土。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