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的 “2014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今日在惠州市隆重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陈燕海司长,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大亚湾区区委书记张瑛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广东省惠州市副市长李敏代表惠州市政府做了大会致辞。本次大会适逢石油和化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时刻,国内各大化工园区和大型石化企业均给予高度关注,共有近500名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中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以来,经济发展重点已由以往的注重速度增长转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因此对于传统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如何实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中国化工园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总体布局已经完成,一批依托大型炼化项目的园区布局于沿海地区,已成为中国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已有超过45%的化工产业和规模以上的企业进入了园区,国内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代表国内最先进水平的装置都在化工园区里面,因此化工园区的转型升级对行业健康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初步统计,2013年全国主要化工园区和以石油和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达到490余家。其中,国家级园区30家,地市级以上园区280多家,涌现出上海化工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惠州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管理先进、特色突出、绿色环保、充满活力的化工园区。这些园区走在了全行业的前列,代表了我国化工园区建设的先进水平。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在本次会议上公布的“2014中国化工园区20强”(名单请见附件1),全国20强园区单位土地GDP产出率达到54亿人民币左右,单位土地增加值产出率达到10亿人民币左右,单位土地利润率达到2.1亿人民币左右,为我国化工园区建设积累了经验,对标发展树立了榜样;先进园区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效显著,其中以化工新材料为发展重点的嘉兴园区2013年单位土地利润率达到了9亿元人民币,在行业经济波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企业入园率增速较快,全国平均水平可达45%左右,其中,中西部地区如内蒙、新疆等化工企业入园率普遍较高,平均可达50%以上。
产能过剩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无机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染料、橡胶制品到炼油等传统产业以及部分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新兴产业都存在产能过剩,严重制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化工园区建设上,产能过剩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区域发展雷同现象突出等方面,没有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链和整体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化工园区发展时间较短、建设经验较少、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造成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园区急于求成,重规模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以及规划不够科学等因素。与先进园区相比,有的园区单位土地GDP产出率还不足1亿元,表明我国化工园区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必须围绕“调结构、转方式”,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安全环保诉求也日益提升。化工园区作为今后化工项目建设的重要区域,应进一步增强安全环保意识,充分考虑资源可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做好安全环保规划,划定安全环保红线,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健全安全环保预警系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可喜的是,随着园区积极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发展质量,我们看到了明显进步——今年20强在总能耗同比减少了4395097吨标煤;单位能耗也有所下降,其中,大亚湾由2.60下降到2.51,成效斐然; 其COD排放量由0.51千克/万元下降到0.46千克/万元,SO2排放量略增0.05千克/万元。此外, 园区还应积极推行责任关怀,通过举办开放日、科普宣传等活动,引导企业加强与社区的互动交流,提升园区和石油化工行业的社会形象,培育一批实施责任关怀先进园区。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