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要习惯性依靠技术进步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发布时间:2014-09-23
以往,人们更多地认为安全生产事故多为人的因素所致,因此强化人的责任心也就成了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

以往,人们更多地认为安全生产事故多为人的因素所致,因此强化人的责任心也就成了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在上周末国家安监总局举办的中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班上,有专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给化工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副总工程师史学玲教授提出:“安全要习惯性依赖技术,而不是依赖责任,人是最不可靠的。”史学玲教授的话,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安全生产的固有观念。中国化工报记者针对这一全新理念采访了业界专家,他们表示了一致赞同。

事故多由技术缺陷导致

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国家安监总局网站上查到,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包括山东滨州滨阳燃化“1·1”中毒事故、吉林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8”爆炸事故、四川攀枝花天亿化工公司“3·1”泄漏着火中毒较大事故等9起危化品和化工较大事故,共导致35人死亡、52人受伤。

“上述9起安全事故,按事故性质分析,多涉及到人为责任及管理问题。但如果深究起来,多数还是安全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环保总监郝军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说。记者梳理发现,在这9起事故中,5起爆炸事故,4起中毒窒息事故;7起涉及直接作业环节,其中动火作业3起、进入受限空间作业2起、检维修作业2起。

专家分析认为,这些事故的起因都是一些小的破绽和人为因素。从人的角度来讲,人人都可能犯错,犯错不可避免,但如果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通过技术进步是完全可以规避的。

例如,2014年1月18日14时20分许,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车间甲醇工段水洗岗位供水泵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5人轻伤。事故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打开净醇塔底部去精醇工段阀门后,未同时开启稀醇罐的补水阀门,导致净醇塔底部稀醇液位低于300㎜的控制线,净醇塔底出料管口暴露在塔内高压(12MPa)气体中,高压气体沿着出料管线窜入常压的稀醇罐,罐内压力急剧上升,将罐顶掀开,净醇塔至稀醇罐的管线断裂,大量工艺气体(氢气约占75%)释放到泵房,达到爆炸极限,由于高压气体在释放过程中产生静电引发爆炸。

这是一起典型的硬件和管理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如果在技术安全方面考虑更周全一些,断不会因操作人员的一次误操作就导致重大安全事故,而这一点通过技术进步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史学玲认为,事故往往因为巨大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破绽而引发,而且一旦生成事故便一发不可收。

技术进步使安全事故锐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技术落后、设备老化,我们公司每年大大小小的安全生产事故不下几十起,事故隐患就更多。进入2000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随着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公司生产规模虽然大幅提高,企业员工增长好几倍,但安全生产事故却逐年下降,现在公司已基本杜绝大的安全事故,一般性事故也很少发生。”湖北恒星化工公司安全处长王江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王江涛认为,安全生产事故锐减主要归功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记者了解到,2012年,我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为33万起,而10年前这一数字为107万起,下降了69%。化工行业安全事故下降比例大体也是如此。

“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虽然每年有所波动,但随着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安全生产事故总体是下降的,而且下降的幅度还比较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安全事故逐年降低,我认为主要得益于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郝军表示,越是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越少,这是规律。安全生产事故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虽然有着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领导、强化安全责任、提高人的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但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质安全还要依靠技术

史学玲强调,现在企业都在强调本质安全,而本质安全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失误安全功能,即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受到伤害或发生其他事故;二是故障安全功能,即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时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这两种安全功能均是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在设计阶段就被考虑加入其中的。这两种功能都需要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加以保障。

“当前,企业都在不断追求高速、高效生产,在能力提高的同时,设备就越来越复杂,风险也就不断在加大。在这种趋势下,安全生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并且是习惯性依靠。”史学玲说。

郝军对记者表示,现在一些化工企业一味强调安全生产的责任问题,把责任上升到不应有的高度,这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能要求人承担超出他能力的责任,责任与能力要匹配。所谓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自身含有能够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再有,要好好深入研究事发的偶然因素对事故特别是较大事故的致因作用。就是说,事故的偶然性要引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不光要解决必然性的问题,也要好好研究偶然性的致因。

“化工企业作为高温、高压的高危行业,系统更加复杂、危险源更多,因此,更应该通过技术进步来确保安全。可以说,工艺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是做好安全生产的质量条件。”王江涛表示,当然,在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必须同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绝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颇。

在记者对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地的一些化工企业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安全负责人均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即随着国家新的安全法的出台,企业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唯有加快技术进步,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好的设备来保障安全生产;由安全依靠责任转为安全依靠技术,尽量采用技术系统来减少人出错的可能性。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