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环保公益诉讼 我国需要20万名环境法医

文章来源:中国水网 发布时间:2014-11-13
新环保法实施后,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将有法可依,公益诉讼的增加就需要大量的环境法医从业者。

新环保法实施后,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将有法可依,公益诉讼的增加就需要大量的环境法医从业者。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医队伍缺口很大。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侯雪松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为社会培训出更多的环境法医,以此推动我国环保公益诉讼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法医是司法机关中运用医学技术对与案件有关的人身、物品或物质进行鉴别并作出鉴定的专门人员。据介绍,环境法医是法医队伍中的一员,环境法医主要是在法医的基础上对环境污染对人身体造成损伤的判别并对到相关证据进行鉴定。以一个排污企业周边的鱼池发生环境损害为例,企业的污染物对鱼池是否造成影响,以及损害的证据链是怎么构成的,损害有多大,就需要环境法医进行鉴定评估。

环境法医是直接为法庭提供法医上的一个证据链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环境公益诉讼将会逐渐增多,对环境法医的需求将增加。据估计,全国大概需要至少20万名环境法医才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为了满足未来的需要,应该加强环境法医队伍的建设。

目前解决人才缺口的最好办法是专业培训。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法医学会联合举办的环境法医及损害鉴定评估培训是国内首次进行环境法医类的培训,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将颁发结业证书。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则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对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范围、程度等进行合理鉴定、测算,出具鉴定意见和评估报告,为环境管理、环境司法等提供服务的活动。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是落实污染者负担原则和应对环境挑战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开展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对环境污染损害进行定量化评估,将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费用纳入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科学、合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与行政罚款数额,有助于真实体现企业生产的环境成本,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增强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

同时,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使环境行政处罚与污染者造成的实际环境损害、获取的收益挂钩,更有助于推动环境行政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有助于推动环境责任保险、绿色信贷、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创新,有助于加快环境风险防范、环境应急处置等环境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但由于我国环境法医及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开展较晚,所以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首先,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深入开展对环境责任制度、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资金保障等制度的深入研究,推动环境法制工作,为环境法医及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地方环境法医及损害鉴定评估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队伍上仍然很薄弱,需要环保部门和司法部门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的评估机构、人员、鉴定评估程序等制度规范。

第三,推动鉴定评估技术的深入研究。环境法医及损害鉴定评估的方法应尽量简化,易于基层技术人员操作。应当加强相关技术方法的基础性研究,在时空范围界定、监测调查、快速评估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最后,要提高鉴定评估能力。加大相关投入,建立软硬件完善的评估机构,培训锻炼鉴定评估人员,搭建基础数据平台。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