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不久前,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部、宁波市委组织部、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五水共治与海洋环境治理”院士咨询会在我市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钱易、周翔、孙晋良、蒋士成、潘德炉、张全兴、张偲、俞建勇等8位院士和3位专家,与会院士专家听取了我市“五水共治与海洋环境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五水共治和海洋环境治理水平,细把脉开药方,指方向谋良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现将有关观点整理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我市“五水共治与海洋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困难
1、提升内河水质难度不小。内河整治工作除了常规的截污、疏浚、沟通等工程整治手段之外,近几年较多应用了物理、生物等科技治理的技术,并且在局部河道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由于我市河道开放性的特质及河道治理技术的局限性,整体水质提升难度依然不小,经过科技治理的河道部分指标可以达到ⅳ类,但整体水质还是处于劣ⅴ类水平。
2、城市截污纳管率仍不高。由于国内城市地下管网普遍存在设计标准低、建造年代早、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管网老化、破损等问题突出,加上污水私接雨水管的现象较为普遍,这部分污水最终都会排入河道造成污染。目前中心城区沿河进行的截污工作,考虑末端截污较多,一旦遇到暴雨期,需要打开截污井往河道排放雨水,因此截污效率受到雨期的影响。如何对现有的城市污水、雨水排放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污水纳管率,是“五水共治”的一个难题。
3、污泥难以处置。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量60万吨,日产生污泥量约为250吨,通过离心机脱水技术使污泥含水率降到78%(2013年南厂二期引入污泥生物沥浸处理工艺,使污泥含水率降到60%以下,日产污泥15吨),进行外运,主要运送到北仑热电、明州热电进行焚烧处理以及运送到奉化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堆肥处置,各污泥处置单位的污泥处理量不稳定,污泥出路成为近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4、河道蓝藻“水华”现象频发。宁波中心城区的河道由于处于水系末端,水体流动性较差。每到夏季,河道经常会发生“水华”现象,蓝藻在河道中大量生长,不但影响河道景观,也会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对于如何有效防范水华现象的产生及如何治理蓝藻爆发,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5、水源地总氮总磷指标缓慢上升。根据检测,水源地总氮总磷指标正缓慢上升。宁波皎口水库、亭下水库,这些水库氮磷并不低,存在着“水华”的问题和富营养化的潜在危险。姚江水厂以姚江为水源向企业用户提供工业用水50万吨/天,其原水的特点是氨氮、铁、锰、cod、藻类等指标季节性受污染,夏天有时碰到藻类爆发,每年12-7月份氨氮高为iv-v类水质。
6、海域富营养化严重,生态风险加剧。宁波市海域东西长约140公里,西北长近200公里,海域总面积805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为1574公里。近岸绝大部分海域基本为劣四类和四类海水水质,约占总海域面积的70%。杭州湾南岸、甬江口、北仑大榭港口区的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水体富营养化仍然严重,海域赤潮生态灾害频发;环境承载压力大,局部海域海洋功能受损严重;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渔业资源日趋贫乏,海洋生态风险加剧等。
二、院士专家对我市“五水共治与海洋环境治理”的意见建议
1、制定科学规划,提高治水针对性。要科学规划,分析、评价河流或者近海海域当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贡献率,比如说工业、农业、城镇面源以及底泥释放对水环境质量的贡献,依据各个流域的环境承载力来规划我们的土地、工业和城市的布局,这样才能提高治水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制定一些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真正可以把环境治理好。
2、加强科学管理,严格源头控制。搞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并不背道而驰,要将“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变为促进绿色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在源头上减少污染。印染企业使用化学品很多,要减少污水排放量以及化学品在污水中的占比,提高中水回用比例,或采用物理方法对纺织品的表面进行处理,增加它的染料的上染能力,少用化学染料。农业上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要发展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广泛使用真空膜、纳米级的纤维材料的聚集体等新型治水材料,进行高效、大通量、低能耗的水治理。推行生物岸堤,利用微生物来提升内河水质。
3、提高管网截污率。要严格测算径流系数(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只要区域内超过一定的面积,就要建立系统,控制径流系数,同时在地面和绿地高度的规划设置上,使道路高于绿地,使雨水通过渗入地下的方式减少地面径流,降低雨水地面径流,减少峰值。地下管网长期年久失修,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等等问题,渗漏的情况非常突出,要加强维修和完善,同时建立雨水利用系统,提高截污的量。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