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至今,国际石油价格已经从高位下跌了约30%,至每桶70至80美元区间,且有持续下跌的势头。预计,将在11月27日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级会议通过减产而干预油价的可能性增大,但分析认为,干预所能带来短暂的反弹无法彻底解除市场对油价继续大幅下跌的担忧。
据欧佩克官方统计,2013年,欧佩克石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81%,总产量占世界的近40%。依靠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及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所占份额的优势,欧佩克通过调节石油产量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涨落发挥重要作用。据估计,如果欧佩克各国能够达成一项每天减少50万桶石油产量的协议,油价将因此得到强有力支撑,在未来几个月内有望重返90美元。
但目前,高盛、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看空石油价格,纷纷下调了2015年油价预期,70至80美元是较为普遍的价格预期。另据国际能源署11月14日公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除非全球原油产量减少,否则直至2015年上半年,油价都可能保持下行态势。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而且美国页岩油气产量持续扩大,“油价重返此前高位可能变得遥不可及”。
就目前情形看,欧佩克成员国间对于是否通过减产来维持石油价格稳定这一议题上仍有巨大分歧。由于欧佩克现有的12个成员国原油生产成本、对原油出口依赖程度及减产的接受程度不同,势必会导致此次部长级会议产生更多的分歧与阻力,使减产面临更大的压力。
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希望通过减产保证油价处于相对高位。本月中旬,委内瑞拉外交部长拉米雷斯访问了阿尔及利亚、卡塔尔、伊朗和俄罗斯等数个世界主要产油国,月底还将访问厄瓜多尔和墨西哥等拉美主要石油生产国。分析人士认为,拉米雷斯此行希望游说更多的国家采取联合行动,支持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将在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减产保价建议。
作为分歧的另一方,部分海湾国家的减产意愿并不强烈,而是有意通过减价来继续扩大原油出口量,以维持各自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有分析人士认为,上月国际油价大跌的幕后推手是欧佩克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正常情况下,沙特应当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一起削减产量以支撑油价,但沙特却在10月初宣布下调对所有地区的11月原油售价。之后,伊拉克与科威特也先后降价,积极参与价格战。
埃及地区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欧佩克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对于减产来止跌油价存在巨大分歧,沙特曾经表示能够接受一年之内原油价格维持在70至80美元价位,这意味着虽然目前油价已严重下跌,但并未触及沙特等一些产油国的心理价位,沙特等国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时机扩大自己石油出口,抢占市场。
沙特此番降价极有可能是针对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为页岩油是沙特原油出口市场份额最大的威胁,沙特希望压低油价迫使这类能源企业减产。也有分析认为,此次油价下行或许是美国和沙特串通的结果,为的是打击倚重石油出口的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经济。但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阿里·纳伊米对此予以否认,“我们不寻求将石油政治化,我们也不会与他人合谋对付任何人。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供求问题。这完全是生意。”
对于此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的最终结果,《欧洲与非洲石油新闻》资深主编斯图亚特·艾略特认为或将出现三种情形:其一,各成员国之间分歧巨大,没有形成任何决议,由此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跌;其二,欧佩克内部可能重申坚持日产原油3000万桶的标准,各国能切实履行该日产上限,并产生减产效果,从而会对油价产生提振作用;其三,各成员国内部达成削减日产量保持油价稳定的共识。
当然,即使欧佩克成员国达成削减协议,究竟能对油价有多少提振效果,还难以确定。科威特通讯社援引科威特石油大臣阿里·奥马尔的话说,他不认为欧佩克会减产,减产也不一定能提振油价,因为全球其他产油国的产量维持在高位。开罗美国大学政治系主任克莱门特·亨利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美国页岩油气大繁荣的状况下,即使欧佩克产油国做出减产决定,美国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非欧佩克产油国借机扩大石油产出,减产效果会大打折扣,油价能否上行仍难以预期。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