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下跌影响的不只是上游勘探企业,还有在油价高企期间签署了长协合同的天然气进口商们。
2013年1月,亚洲LNG(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曾高达17.25美元/mmbtu(百万英热)。不过,受需求增长放缓、供应大量增加和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亚洲LNG现货价格已经跌至逾四年来的最低点。2月中旬的数据显示,亚洲LNG现货市场的价格仍然在继续下挫,已经跌破7美元/mmbtu。以亚洲的进口大买家日本为例,当前交付日本的LNG价格约为6.8美元/mmbtu,而去年同期则高达约18美元/mmbtu。
这一现象引发了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的关注,近日他在朋友圈中指出,不知道三桶油要如何消化价格高达18~20美元/mmbtu的长约价格。
显然,在现货价格开始下行的情况下,锁定价格的长协价格已经丧失了竞争优势。
国内最主要的LNG进口商是中石油和中海油,在过去的一年里,两家的进口量占比分别达到了26%和71%。此外,中石化[微博]和九丰集团有少量的进口。
近年来,为保证国内天然气的供给,油企陆续对外签署了一系列LNG进口长期合同。这些气源多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为稳定供应和价格,这些合同的时间通常达到或者超过20年。
以中石油为例,卓创资讯统计显示,2014年中石油进口LNG现货56.2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0%,进口LNG长约货源225.2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80%。
更多的LNG长协来自中海油。2011年左右时,中海油气电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已与卡塔尔、道达尔和英国燃气签署合计700多万吨/年长期LNG资源。而最新的合同包括:2014年6月,中海油与英国石油公司(BP)签署了一份LNG长期供应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自2019年开始,BP将从其全球LNG资源组合向中海油供应多达每年150万吨的LNG资源,供应期限为20年。
这些合同的价格一般较少对外公开。中石油一位天然气业务的负责人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石油之所以不能轻易公开LNG进口价格,就是因为“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
业内人士称,国内的长约价格基本都是和日本原油清关价格(JCC)挂钩。但外界可以从一些交易中看到端倪,2008年左右,中海油与卡塔尔方面签署长期采购合同,采购价格达到了15美元/mmbtu。但事实上,在卖方主导的市场中,长期合同的约束能力并不是那么强。2013年时,印尼就以资源不足为由,将供应给中国的LNG气源价格从起初的约4美元/mmbtu左右涨至7美元/mmbtu左右;在印尼的“示范”下,卡塔尔气的价格开始水涨船高。
张国宝指出,2011年之后,中海油在海南洋浦接收站签署了一份来自卡塔尔的进口气长约,时间为20年,价格为20美元/mmbtu;中石油在江苏南通洋口港接收站也以18美元/mmbtu的价格签署了一份长约。
卡塔尔是中国LNG进口最大的气源地之一。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以前从卡塔尔签订的进口LNG长期合同价格较低,但2010年以后签订的进口合同都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加上国内天然气价格一直没有到位,导致进口卡气一直面临着亏损的问题。
以中石油为例,卓创资讯指出,LNG现货进口套利空间巨大,而中石油签订长约合同价格尚处高位,其中卡塔尔气进口价格在5500元/吨以上,严重影响进口业务盈利。2014年前三季度,中石油LNG进口均价超过5500元/吨(3.93元/立方米),进口总量53.6亿立方米,预计亏损总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同样受影响的还有中石化,此前有消息指出,该公司希望能出售一笔手中的长期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协议。中石化在LNG现货价较高时投资了该项目。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