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19时左右,位于福建漳州的古雷px项目突然发生爆炸。经初查,该事故系33号腾龙芳烃装置和周边的常压渣油储罐发生漏油着火所致。
自2011年以来,在相关行业的拉动下,国内市场对px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社会延续的“px恐惧症”使部分公众对其仍持抵触态度。这直接带来的问题是,国内供应缺口迅速扩大,px自给率从2000年的88%降至目前的56%左右。
为了满足需求,我国近年来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px项目,仅2015年前拟建成的就有10家。
不过在专家看来,此次漳州px事故,或将加重公众对于px项目的“不安全感”,这无疑会使上述项目进展状况不容乐观。
产业链下游:不利影响放大
“经过这次事件后,px在公众的心中印象会更差,新px生产基地的建设,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中科院政策所研究员陈安向记者坦承自己的担忧。
而与此同时,一个事实却是,在我国px项目建设不断推迟的同时,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沙特等国家以中国内地为目标市场的px项目加快上马。
根据业内专家预测,如果国内既有拟建的px装置不能如期建设,则2015年px进口量将超过1200万吨,成为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石化产品。事实上,在2012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x消费国。
“px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前端,其自给率的下降将对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说。
据权威机构预测,至2016年末,全世界将有总计1854万吨的px项目建成投产,而其中在中国建设的项目为280万吨,仅占15.1%。韩国sk、gs和三星等大企业共有520万吨的px新产能将在2016年之前投产,比我国多出近1倍。
“韩国企业没有遇到民间激烈的反对。”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牟善军分析其原因时指出,首先,韩国的px生产企业都严格遵循政府对石化产业的规划和管理;其次,韩国企业在进行px等石化项目的环境评价时都严格遵循操作流程,有明确公开的程序,接受民众的监督和参与。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除国内民众对px项目的误解,促进px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保证产业链上下游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管理差距:恐惧感将延续
对于公众一再担心的px及同类炼油石化生产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的观点一直是“这些均是可控的”。
他认为,现代技术手段能为有效控制炼油石化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不过,他也指出我国石化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而不是科学管理。
在推广px项目时,相关部门会举这样两个例子,即美国休斯顿px装置距城区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装置距市中心8公里。
“按照国外的标准,px项目可以距离居民区很近,不过在国内不适用。”东北大学工业爆炸及防护研究所副教授钟圣俊说,国内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设备的可靠性决定了相关安全标准以及防护能力不能和国外接轨。
曹湘洪认为,我国石化企业要尽快向科学管理转变,这样事故发生率才会大大下降,公众对px的恐惧也才会下降。
而如何建立公众的安全感,钟圣俊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完善px装置设计的安全考虑,包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一旦发生事故的可能后果和发生事故的概率;第二,要尽快进行事故调查,重建民众对px的信任,并且看其他企业是否有类似问题。
信息公开:倒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其实,除了认知误区外,对px项目的“抵制”,更反映出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我国工业发展中深层次的重重问题,值得政府、企业及社会各个层面深刻反思。
而当务之急,要促进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在专家看来,必须解决好企业发展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关系。“尤其在经历了这样的风波之后,国家必须重新审视这一关系。”陈安说。
“企业只有保持良好的安全环保记录才能得到认可。”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经理覃伟中有着切身体会,“要开门办企业,应允许公众参观,而不是以危险为由将公众拒之门外。”
立思辰安全技术公司总经理李健也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做好信息的公开透明,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认知。他认为,政府应该强制企业定时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而这对于加强信息的透明化,增加公众对石化类企业的了解非常重要。“现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定期公布信息的也仅有1/4左右。”
对此,曹湘洪则认为,要大力发展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针对性监管,由第三方机构写出详细的报告,交给政府部门来执行。
与此同时,科学家的声音也再三被强调。“只有科学家站出来发声,才能扭转如今妖魔化的现状。”陈安说。
自治区环保厅厅长檀庆瑞表示,为圆满完成“监管执法年”工作任务,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宣传力度,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加强环境监察稽查工作。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