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库存高企 化肥上市公司前景黯淡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4-14
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幕再次徐徐拉开,与耕作紧密相关的化肥行业,却迟迟难见“春意”。

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幕再次徐徐拉开,与耕作紧密相关的化肥行业,却迟迟难见“春意”。

近日,新洋丰发布年报,年报称公司的主营业务、2014年销售额占总营收约96.97%的磷复肥,在2013和2014年,公司连续两年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0%;2014年,磷复肥的库存量较上年同期增加34.02%。新华食品经梳理上市公司年报发现,新洋丰的同行中,史丹利、云天化的存货增幅更加惊人。

“大佬”库存高企的背后,整个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仅是库存高企,还有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下降,行业利润偏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盲目扩产扩建等因素制约了行业发展。

过剩难题难倒大“肥”佬

春耕时节,正是肥料销售的旺盛期,四川成都的化肥经销商龙强却向新华食品描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形。“现在卖‘大肥料’基本上是亏本的”,龙强表示,“我们这些经销商都不主动推这些‘大肥料’,因为卖一袋就要亏一袋的钱”。

龙强口中的“大肥料”指的正是化肥行业中最主要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最新市场调查显示,2015年春耕期间的化肥供应总量将达3844万吨,不仅完全可以满足春耕用肥所需,氮肥、磷肥、钾肥三大主要肥种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其中,氮肥供应大于需求25万吨,磷肥供应大于需求88万吨,钾肥供应大于需求265万吨。

另据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宏坤向新华食品提供的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已有18个合成氨、尿素项目投产,合成氨和尿素总产能分别达到7408万吨和7948万吨,全国氮肥产能过剩超过30%左右;2014年我国尿素产量总体与上年持平,总量约为8070万吨。目前,我国磷肥总产能约为2360万吨,消费量仅为1200万吨;复合(混)肥料总产能约为2亿吨,年表观消费量却不足6000万吨,开工率不足30%。

“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告诉新华食品,“这两年是化肥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最艰难的两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李殿平表示,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量保持稳定,很难消化过剩的化肥产能,因此导致化肥的价格在逐渐下滑。资料显示,自2013年起至今,我国化肥已经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价格下滑。新洋丰2014年年报中预计,“肥料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问题缓解困难,落后产能淘汰和兼并重组将愈演愈烈,利润空间将越来越稀薄”。

化肥行业的利润空间日渐稀薄并非空谈。4月11日,贵州赤天化发布公司年报,2014年公司营收约为32.87亿元,净利约为-5.75亿元。化肥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并非只有赤天化净利润亏损,四川美丰2014年营收约47.69亿元,净利约为-2.45亿元;云天化2014年营收约544.92亿元,净利约为-25.83亿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化肥大佬出现了盈利腰斩的情形,如湖北宜化2014年业绩预报称,2014年公司盈利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7%-74%。

产能过剩的形势下,化肥销路难畅,存货量便是最直接的体现。新洋丰2014年年报显示,2013和2014年,公司连续两年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0%。另外,新洋丰2014年磷复肥存货急剧增加,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4.02%。在化肥大佬史丹利、云天化的2014年年报中,库存增幅更是达到了52.71%和103.67%。存货的急剧增加进一步体现了整个行业巨大的销售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称,化肥企业存货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备货,为了弥补旺季生产能力不足和短期内市场需求过大,国家的淡储政策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保证旺季产品的充分供应;二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滞销,造成一定库存;三是受政策影响,一些落后企业不适应形势所致。

盲目出牌加剧行业乱局

以新洋丰为例。年报显示,新洋丰2014年的销售费用由2013年的35151万元上涨至2014年的49156万元,涨幅为39.84%。一年之隔,销售费用上涨约1.40亿元。对此,从年报中得到的解释是,“本期销量增加,相应运输费用增加,以及增加广告投入以及市场开发力度”。

然而,新洋丰的主营业务、2014年销售额占总营收约96.97%的磷复肥,销量仅由2013年的343.48万吨上涨到377.82万吨,涨幅为9.99%。据此可看出,销售费用的增加并非主要由于“运输费用的增加”,而是主要由于“增加广告投入以及市场开发力度”。销售费用上涨近四成,仅换来主营业务收入上涨近一成,足见开拓市场的难度。

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4年,化肥广告在央视投放的广告额增长率分别为5%、6%、13%以及15%。如此跃跃欲“视”,果真是理性的选择吗?

陈宏坤分析称,近两年来,化肥行业面临行业洗牌,竞争激烈。“发展较成熟的行业,如空调业、电视业等,两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就占了整个市场的60%-70%,品牌、市场比较集中;而国内化肥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总共所占市场份额仅为30%”。

那么,化肥行业的广告战是否真的有必要打?史丹利2014年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公司的广告宣传费用约为1.72亿元,同期化肥销售量为204.36万吨,同比增幅为9.06%。与此同时,新洋丰2014年的广告费用约为8786.57万元,同期化肥销售量为377.82万吨,同比增幅为9.99%。

从地理区位来看,位于产粮大省山东的史丹利相比于身处湖北的新洋丰,应当更有市场优势。化肥广告明星史丹利2014年报中称,“为了赢得市场份额,广告战、价格战不可避免”。

除打广告牌外,盲目扩建扩产同样阻碍着化肥行业的良性发展。据了解,即便在目前产能过剩严重,化肥行业重复建设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仍有一批化肥项目正在规划或建设中。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告诉新华食品,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施用方式过于粗放,加上众多化肥产品质量不达标,导致需求量出现虚高,通过传导效应,企业便一味地盲目地生产和扩产,最终导致了整个化肥产业的产能过剩。新洋丰年报称,公司2014年“存货增加系本年度采购及生产量增加所致”。这样的解释恰好印证了张福锁所言。

“化肥行业的生产模式需要一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跨越”,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师马文峰向新华食品表示。

3月18日,农业部启动了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预计到2020年,在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国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总量将实现零增长。

对此,马文峰表示,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这种形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化肥行业的产能过剩,但从长远角度看,更会促使化肥行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倒逼一些企业生产出价廉质优的产品,提升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

一面是化肥行业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疯狂的打广告、盲目地扩产扩建,再加上环保的指标、业绩的增量、资本市场的压力……“零增长”行动已成“离弦之箭”,留给大“肥”佬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能否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整合、淘汰落后的产能,并贴近农业生产的要求、生产出农民真正需要的产品,无疑成为了“新洋丰们”破局的关键。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