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新常态 产油国忙转型

文章来源: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2016-04-28
自2014年年中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使许多产油国面临财政赤字、货币贬值、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这在给产油国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促使其进一步发展非石油行业并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自2014年年中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使许多产油国面临财政赤字、货币贬值、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这在给产油国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促使其进一步发展非石油行业并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分析人士认为,低油价短期内会对产油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则会加速其产业多元化转型,从而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低油价制约经济发展

国际油价长期低迷,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各成员国收入锐减,经济增速、商业环境和主权信用评级等指标也面临下行压力。

阿联酋阿布扎比国民银行日前预测,海合会国家2016年整体预算赤字或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

以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为例,石油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70%的沙特出现了近十年来罕见的经济拮据局面。2015年,沙特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约980亿美元,政府不得不动用8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发行200亿美元债券加以应对。

在海湾第二大经济体阿联酋,近90%的原油储量位于首都阿布扎比一带。低油价已迫使当地油田勘探与开采投资放缓,能源企业纷纷裁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表示,海合会成员国应正视油价将长期维持在低位的“新现实”,单纯依靠原油出口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将难以为继。

标普分析师卡里姆·纳西夫指出,海湾国家石油收入锐减直接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紧缩,尤其是对大型项目的投入大减。在海湾国家从事基建的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开始恶化,这已影响到其融资能力。

传统油气出口大国俄罗斯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油气出口,油价大幅下跌严重制约了俄经济发展。2015年俄GDP较上年萎缩3.7%。IMF年初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也将2016年俄经济增长预期从萎缩0.6%下调至萎缩1.0%。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指出,尽管俄目前财政赤字很低,但是一旦去掉油气收入,非油气赤字将达到非常危险的水平。

在非洲,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也受到低油价冲击。IMF数据显示,由于油价下跌,非洲主要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2015年经济增速下滑至2.7%,明显低于2014年的6.3%,预计2016年增速将进一步降至2.3%。

  产业多元化势在必行

沙特25日公布了旨在摆脱对石油依赖的庞大经济改革计划,该计划包括出售国家石油公司股权和建立世界最大主权财富基金,目标是到2020年沙特经济基本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沙特副王储、全国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说,今后沙特主要收入将来源于投资、民用和军事工业、房地产和旅游。

同是海合会国家的阿曼目前也正着力推动非石油产业发展,加快杜库姆经济特区等工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为刺激经济增长及应对油价波动,俄罗斯3月推出了2016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行动计划,包括扶持汽车工业、轻工业、交通机器制造等遇到困难但有增长潜力的领域,以及进行结构性改革等措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说,俄罗斯如果想保持经济增长,应该摆脱当前的石油经济并更加侧重工业生产。

俄媒体报道说,为使俄经济在中长期摆脱原有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多元化,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经济结构调整。

尼日利亚议会法律顾问穆罕默德·贾穆说,如不能改变经济过分依赖石油的局面,该国经济将很难大有起色。对此,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日前表示,将大力推进工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和纺织工业。

此外,针对海合会产油国,IMF还建议其推进温和的税改方案,以弥补石油收入锐减带来的财政损失。海合会国家今年2月原则商定从2018年起对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征收5%的增值税。以阿联酋为例,该税收计划启动的第一年预计将为政府增加约120亿迪拉姆(约合33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新华网 马湛)


背景资料

油价狂跌迫使沙特下决心戒除“油瘾”

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25日公布了名为“沙特2030愿景”的宏大改革计划,目标是通过经济转型以摆脱对石油依赖,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在油价大幅下挫的当下,沙特政府希望能通过经济多元化发展来戒除“油瘾”。但分析人士认为,改革计划的执行将面临挑战。

 谋求多元化转型

主持制订计划的沙特副王储、经济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说,这项计划的核心是建立金额高达2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未来沙特将以投资收入来替代石油收入。

该基金将从出售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部分股权等渠道筹资。除此之外,沙特还将通过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政府补贴、发展军工业、房地产、旅游业和增税等措施来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沙特非石油收入由去年的435亿美元增至2666亿美元。非石油出口比重从去年的16%增长到50%。沙特的经济实力排名由目前的世界第19大经济体上升至第15位。而去年,沙特财政收入的73%来自石油。

穆罕默德解释说,这项计划是按照油价每桶30美元情形制订的。不管未来油价是70美元、还是30美元,沙特都将坚定不移进行改革。

 “去石油”为形势所逼

40多年前,沙特就喊出了“摆脱对石油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口号,但直到今天,沙特才痛下决心戒除“油瘾”,实在是被形势所逼。

国际油价自2014年6月的每桶100多美元,一路下滑至目前的每桶40美元左右,跌幅超过60%。

长期以石油出口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沙特2015年财政收入锐减,创造了史上最大财政赤字980亿美元。尽管极力压缩开支,沙特今年的预算赤字仍然高达870亿美元。

为了维持社会平稳和经济正常运转,沙特政府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以填补财政亏空。沙特的外汇储备规模因此迅速缩水,由2014年的7320亿美元跌至目前的6000亿美元左右。

面对越来越不利的财政状况,沙特政府要求各政府部门严控预算支出,并暂停一些不太紧急的建设项目,同时通过提高水电和燃油价格、发行债券等措施增加收入以缓解财政压力。

  计划虽好但难度不小

“沙特2030愿景”计划公布后,得到了沙特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沙特大部分民众都对计划持支持立场。他们认为,依赖石油生存确实不是长久之计,但希望改革不要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

沙特大幅提高水价后,一些沙特家庭陆续收到了比以往翻倍的水费账单,引发很多网民的不满和抱怨。为防出现社会不安定因素,沙特国王萨勒曼立即罢免了水电大臣职务,并指示重新制定水价。

此外,还有少部分沙特人对出售国家石油公司股份表示质疑。

沙特经济学家布勒吉在社交网站发文称,不反对摆脱对石油依赖,但出售石油公司股份来进行风险投资会让沙特赖以生存的饭碗遭遇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东和中亚事务主管艾哈迈德说,这些改革措施正是沙特最需要的,但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宏伟计划变成现实。

英国经济研究机构资本经济公司在一份报告中对沙特的改革计划表示怀疑。报告说,这个转型计划只是做了一个资产的腾挪,从一个兜放到另一个兜,并未产生新的资产,因此从根本上并不能减少对于石油的依赖。

除此之外,由于改革涉及的私有化将使交易更加透明和公开,这将触碰到庞大王室利益集团和沙特商业家族的利益,因此,遭遇的阻力可想而知。

不过,雄心勃勃的穆罕默德对此已经有所预期。他说,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是两回事,执行起来不会一帆风顺。

今年80岁高龄的沙特国王萨勒曼在批准该计划后对民众发表讲话。他呼吁全体沙特人民齐心支持这项计划,以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相关评论

低油价时代产油国生存之道

近期,高盛、国际能源署、英国石油等机构普遍预测2016年WTI油价维持在每桶40美元至45美元的低价区间。面对国际油价长期低位徘徊的现实,部分财政高度依赖油气出国的资源国采取了许多新政策。委内瑞拉将国内95号汽油价格提高了600倍,沙特准备历史上第一次进入海外债券市场。那么,低油价对主要产油国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哪些影响?相关国家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还有哪些政策储备?

首先要看到的是,低油价主要冲击到产油国财政,而非其大型能源企业。大型能源企业一般都具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勘探开发、运输、炼化,直至终端的配送、加油站和附属的零售服务等,不一而足。国际油气价格的下降虽然导致大型能源企业上游产业利润下滑,但其炼化和零售端仍可保持盈利,确保了企业整体依然保持一定的利润率。俄油、俄气、沙美等油气巨头不仅上游储备丰富,亦有竞争力很强的下游产业,因而能够在低油价时代保持总体的盈利。因此,产油国应对低油价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阻遏国际油价进一步下滑、缓解国家财政困难、开拓市场、确保困难时期政治安全稳定、调整产业结构等。

压缩公共开支,缓解财政压力是产油国的首要政策选项。伊朗、阿联酋、伊拉克、沙特、俄罗斯等重要油气生产国财政收入高度依赖油气资源出口。其油价——财政均衡点普遍处于70美元/桶至100美元/桶区间,远高于当前40美元/桶左右的国际油价。沙特、俄罗斯虽然在高油价时期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巨额财政赤字都不容其坐吃山空。由于大量的资本外逃,俄罗斯面临的经济财政形势还要更严峻一些。面对困难,沙特、委内瑞拉、印尼等国近来纷纷大幅度压缩化石能源补贴、控制公共部门支出。如沙特去年年底将能源及用电补贴大幅度缩减了45%;尼日利亚、阿塞拜疆在大幅度压缩政府开支的同时,也开始向世界银行和国际债券市场寻求资金;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难以获得国际金融支持,但其通过卢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油价风险。所有这些政策选项或可在短时间内腾挪资金,但长期压缩公共开支必然引起社会反弹,举债度日则要负担巨额利息并承受债务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均不是治本之策。持续的货币贬值更会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与国际贸易带来致命打击。

调整产业结构是油气生产国应对低油价困境的治本之策。海合会六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就开始积极开拓非石油经济的发展。阿联酋政府积极投资非石油产业,产值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沙特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至2020年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要达到20%。阿曼在其漫长的海岸线上建立了一系列工业园区、自贸区,打造地区转口贸易中心。俄罗斯同样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国家战略加以推行。但其面临保增长与调结构、利用比较优势还是后发优势、经济改革与政治稳定等多重两难,产业结构的优化难以一蹴而就。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以能源立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佳,持续了多年的高油价更加深了俄罗斯经济结构对油气资源出口的依赖。实际上,资源陷阱是油气富集国的经济魔咒——可以依靠天赋资源过好日子,哪来的动力开展艰苦的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所谓“卓越出自艰辛”“多难兴邦”,大抵就是此意。

在联合减产协议难以达成的背景下,冻结产能似乎成了唯一选择。然而,西亚北非复杂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矛盾又一次压倒了油价下行造成的财政压力—— 沙特坚决不同意签署一项没有伊朗参与的冻产协议;多哈回合谈判无果而终。实际上,业界已经形成的产能早已固化,即便产能冻结协议达成,也并不意味着既成的供给富余行将消失。换而言之,即便今后达成产能冻结协议,也只能引起油价短期内的上扬。而从中长期来看,如果全球经济无法实现有力复苏,油气需求不能实现强劲增长,国际油价远期曲线仍将走低。

国际能源署预测,由于油气产业投资大幅削减,2020年国际油价将上涨到80美元/桶——这将超过多数产油国财政的平衡点。摆脱“资源魔咒”,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需要产油国决策层拿出更强的政治决心。阿联酋已经提出计划,未来50年将油气产业对GDP的贡献降到零。

由于新能源和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技术可获得能源总量不断增加。至2050年,全球每年可获得能源总量将达到4550亿吨油当量,是有效需求的20多倍,风、光、水、核等新能源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尽管人类仍将长期处于化石能源时代,但新能源对油气消费增量的挤压已经成为现实。油气生产国面临的不仅是低油价的冲击,更要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充沛能源供给的挑战。低油价时代带给产油国的不仅是经济困难,同时也是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从根本上摆脱资源陷阱,产油国应早做打算。

(作者:杨晨曦,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