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何处都离不开电灯。传统电灯上是通过将灯泡中的金属丝加热到它们发出亮白色的光来实现的。近日,德国马堡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DOI: 10.1126/science.aaf6138),报告其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广谱白色可见光的化合物,从而为高效廉价地产生可见光开辟了新道路。
同时,这种化合物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非常好的指向性,适用于对空间分辨率要求很高的显微镜等光学系统,以及具有高光通量要求的投影系统等。
激光器向含有锡和硫原子的透明分子薄膜发射光,其中原子按照钻石一样的模式排列,并且被有机基团包围。薄膜中的分子吸收红外激光的光子,并且以更高能量的 可见光光子的形式重新释放能量。大多数分子会像一堆硬币被换成崭新的钞票一样重新现身,而这个过程利用来自很多红外激光光子的能量产生较少的可见光光子。
这种转换并不新奇。富有新意的是,锡和硫薄膜能指引光形成单光束。虽然大多数较老的转换材料随机朝不 同方向发送可见光光子,但这项新技术能朝着光进来的同一方向将其发送出去。这使其具备了将光束引向特定地方的能力,从而使这种材料在显微镜和新的投影系统中派上用场,特别是这一技术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现成而廉价的,且易于大规模扩展,提高功率。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