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概念好像很小,就是一个基于数字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一边研发”、“一边生产”、“一边销售”的网络协同;
工业4.0概念好像又很大,从你们津津乐道的德美中三国演义阴谋论,到技术层面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等等,无所不包;做自动化的、做IT的、做机器人的、3D打印的,甚至干房地产的,什么都敢自称工业4.0,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工业4.0概念好像很近,“数字化工厂”、“一体化工程”、“工业云”、“智能制造”这些时髦的概念遍地都是,德国防雾霾窗帘、德国养猪场,德国制造好像就是个郭美美,痒得这些企业家天天组团出国旅游;
工业4.0概念好像又很远,我去年接触的上百家工业企业,大家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干,也不知道有什么实际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家曾跟我说,有些德国自动化厂商,没上4.0的时候卖我交换机,组团来忽悠半天4.0,结果还是卖我个交换机,这不扯淡呢吗……
这让我想起在创投圈里看到的很多创业者,他们好像看清楚了未来三十年的方向,但是却不知道接下来三天该干点啥。中国制造企业就像玻璃窗里的飞蛾,你听了这么多论坛,上了这么多课,旅了这么多游,你明明白白看到了外面美好的未来,可是你永远都飞不过去。
工业4.0虽好,可是太过遥远,如同唐僧他老人家说,取经路上的每一步,遇到的每一个劫难都是一种修行,想要腾云驾雾直取真经,取回的只能是草纸。所以路要 一步步去走,饭还得一口口来吃,我们今天不讨论工业4.0的那些云里雾里的黑科技,我们来聊聊眼前的这点事——从工业3.0到工业3.5。
说起来,本来我也没有什么资格谈这个话题,毕竟我也不是开工厂的,不过因为这个风险工业家的身份,跑得勤点,见得多点,加上还参股了一些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每天耳濡目染,总还知道些皮毛,所以我就把这些收获讲给大家听听,权当增加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吧。
从工业3.0到工业3.5
先医后药
电 视里总有这样的新闻,“某某公司通过工业4.0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然后镜头里出现一条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机器人、传送带,看起来非常壮观。可是我总是付之一笑,因为任何一个干过自动化的人都会明白,这家公司和媒体肯定都是被卖全集成自动化的厂商给忽悠了。
一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越高,它的生产柔性其实越差。因为如果流水线上都是人工操作,那么更换生产的产品只需要重新给工人培训培训就行了,但是如果生产线上的都是机器,这个更换成本可就高到天上去了。
这里面就能看到一个问题,工业4.0是一味好药,但是也不是什么病都能吃它。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状,不同的阶段,治法都不一样,望闻问切,少哪个都不行,乱吃药是要死人的。
以前我们搞自动化、信息化,都是有设计院的,但是数字化这个领域就偏偏没有成熟的设计院,所以从工业3.0到工业3.5,必须要以咨询为第一入口,以顶层设计为开端,先医后药,望闻问切,不能拍个脑袋就往上冲,而且一定要是一个真正的顶层设计,而不是硬件服务商免费附送的那种服务。
先软后硬
北航的一位教授说过,不要在不具备成熟的工艺下做自动化,不要在管理不成熟的时候做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基础时做智能化,我深以为然。你上来就大搞自动化信息化,上软件,上硬件,把那一套落后几十年的生产流程都固定死了,就相当于把脏东西包进一个毒瘤里,再也清不出来了嘛。
所以工业3.0到3.5的第一步,不是上来就找数字化公司给你上各种系统,而是要先把你的工艺和生产管理方法调理好了,然后把这些好的方法用软件系统固化下来,最后再上自动化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逐步看到实际的经济效益。
上个月底我去施耐德参加一个“工业智造”会议,听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这些外企终于意识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拿自家的管理和技术当宝贝一样护着了。中国制造就算没有那么强,但也是身经百战了,光卖产品给我们那一套已经不灵了,所以施耐德终于把自己一百多年运营工厂的精益生产方法开放出来了。从生产方法的诊断咨询开始,先是输出工厂的管理方法,然后把新的方法固化为软件系统,再用自动化硬件提升效率,用能效管理系统降低成本,形成一个提质增效的全流程。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开端,意味着中国制造作为一个胖子,哪怕是虚胖,我们也终于开始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工业3.X玩法。我想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必须把技术和方法开放出来,而不是仅仅去卖一套数字化软件给我们。反正我的市场最大,就算是欧美制造业争霸,你的战场不还是得在我华夏大地吗,你不跟我玩,有的是人求着跟我玩,你只有真心实意的跟我组成联合舰队,友谊的小船才不会说翻就翻。
透明工厂
以 前我们更多用的,是“数字化工厂”这个词,但是这就有一点小问题,就是这还是一个从供应商自身出发的概念,突出了数字化软件供应商的高大上,但是模糊了客 户的价值。去年很多制造业企业家问我,数字化这个词很好听,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搞数字化,干这个除了秀给政府的政绩,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
所以我想,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用户利益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减少使用那些自嗨的词,换一个更贴近用户价值的词,用“透明工厂”可能更合适。
过去我们的工厂就像一个黑箱子,箱子外面有ERP、CRM、电商平台……一切都很清晰,我们甚至能看到每一个快递员的实时定位。但是一旦进入工厂这个黑箱子里面,大家就两眼一抹黑,每一个产品生产到哪一步了,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来源,每一个工人的工作状态,产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除了车间主任心里稍微有点数,连工厂的厂长都不知道真实情况,因为他面对的永远是一个由无数因素构建起的复杂系统,管理只能靠拍脑袋、碰运气。中国制造企业之所以转型这么困难,就是因为那些战略转型的咨询公司给你的方案是简化过的,而你这个实际的系统太复杂了,你根本看不清哪个部分的哪个条件会成为自己的短板。
定制化这件事其实很遥远,因为个性化的市场4.0还尚未形成,工业4.0的价值自然就体现不出来。你不是雷军,你现在根本没有个性化的订单,搞什么定制化生产呢?你就是个代工的,你现在根本没有正经的研发部,搞什么全生命周期管理呢?
对于中国大量处于工业3.0、甚至2.0的企业来说,数字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定制化,数字化的真正价值,是让整个工厂透明起来。当所有的数据能够自动流动起来,作为一个工厂的厂长,你今后只需要面对两种问题,红灯和绿灯,只需要做两种判断,Yes ot No。所有正常运行的部分都在系统的监控下,你不用在关注这些绿灯;而现场每一个微小的问题都会汇总成红灯,各级管理者只需要去处理红灯的问题就可以了。
所以工业3.0和数字化工厂之间,其实还隔着一个“精益工厂”和一个“透明工厂”,只有先实现这两个步骤,才能够在短期极大的降低管理决策的复杂性,大幅提升企业效率,这是中国制造提质增效的关键。
我很留恋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越来越有意思,乐视网开始造汽车了,施耐德开始做咨询了,风险工业人兔哥开始写段子了,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边界开始模糊,硬件商和知识服务商的边界也开始模糊,投资人和工业家的边界也开始模糊,一切商业模式都围绕着客户价值被重塑,你不融合别人,就要被人融合。
工业3.0到3.5,是一条艰难的取经之路,但是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当“精益工厂”和“透明工厂”实现之后,数字化的大门就会开始半遮半掩,我们突然发现很多以前没想过、没做过的事情好像变得可想、可做了。如同当年互联网诞生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用它来叫出租车,但是它在今天就实实在在的成为了 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今天有时会想,若干年后,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能仍然会时时想起,这个英雄辈出的数字化江湖,这个风起云涌的激荡年代吧。
我很留恋这个时代,因为它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