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年的老工程师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7个问号,让人哑口无言!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07-18
在制造业领域,无论你是从事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还是化工生产、医药生产、食品生产……,只要参与生产制造,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工程师!“工程师”,一个曾经让人傲娇的称号,可如今,中国的工程师却处于令人尴尬的境界。来看看一个15年的老工程师对中国制造业提出的7个问题?身为工程师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

什么是工程师?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坛里一篇关于老工程师感悟的文章。里面讲的确实都是宝贵的经验。但是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为什么在中国,搞技术的工程师被看成是“孔乙己”似的人物,为什么工程师沦落成在“墙角看示波器”的形象?需知在国外公司里,工程师往往是最富有创造力,最有活力的一类人。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行为最不受约束。相反只有那些纯粹做管理的人才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我们单位的工程师一年工作规定不超过200天,每天规定不超过7小时(当然事实上,绝大工程师自己工作在家也工作,所以往往远超这个时间,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需要激情的)我的工程师同事基本上都有在家里搞搞小设计,改装什么汽车,帆船,甚至是盖仿古风格的房子之类的习惯,他们的活跃性由此可见一斑。(当然中国也有农民造飞机的新闻,但是更多的人是不理解,甚至讥笑为不务正业)

什么是同工同酬?

我看到论坛上有人抱怨说公司里同工不同酬。确实同工同酬是一个企业经营基本要求。但是这个要求的前提是合理分工。如果你让一名工程师去做技术员做的事情,在国外别人一定认为你是疯了。同样你让一个大学生去做大专生做的事情同样也不合理。当然技术员可以上升到做工程师做的事,大专生也可以上升到做大学生做的事,但这意味着技术员离成为工程师,大专生离成为大学生已经不远了。但是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大学生,大专生,甚至民工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么这样情况下滥用同工同酬的结果就是一切向最低标准看齐。最大受益人是老板。如果说公司里的事情只需要大专生,那么又何必招大学生,学校又何必花那么大代价培养那么多大学生。

所谓职场技巧?

中国专业技术论坛里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多自称人力关系方面的专家教授你所谓的各种职场技巧:如何和上下级搞好关系,如何让别人重视你,教你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等等。如果大家有兴趣到国外的专业技术论坛上看,这种类型的话题几乎是没有市场的。这属于搞communication,搞战略,做销售的人才需要研究的东西。还是那句话,国外工程师是所有工种里最不受限制的工种。可以想象,如果搞技术的人都去钻研这个去了,如何能够搞好技术?

中国工程师是如何被郁闷了?

我想中国工程师呆板书生形象很大原因要归于中国决策层,公司高层对工程师群体的不重视。如果工作长期得不到上级的肯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中国现阶段就是用钱来衡量人的价值),再外向的人也会变得郁郁寡欢。

中国现阶段大学生和工程师的薪水?

我觉得现阶段中国的大学生和工程师的薪水是严重被低估了。中国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gdp连续大幅增长30年以上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工资却反比例一降再降。也是唯一一个在金融危机时间出尽风头,却多省市叫嚣着要下调最低工资线的国家。(须知欧洲多国今年受金融风暴严重影响,国民经济衰退,却仍然微幅上调最低工资线)。我记得90年代中期中国清华毕业的本科生,去外企工作可以轻松拿到7000左右的工资。现在我问国内分公司清华研究生毕业的也不过5000,这个在国外是难以想象的。

大学生是否眼高手低?

国内的人力似乎很喜欢用眼高手低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大学毕业生,而且似乎这样的观点已经在中国大行其道并颇有市场。论坛上一个帖子说硕士毕业生工资900多,居然有人回答说你应该掂量一下你自己先,不然你想要多少。对此我只能无语。我所在国外公司里每年也招收大学毕业生,但是公司绝对不会因为他们没有经验,什么都不懂就把他们的工资降一半。事实上没有人能够一工作就什么都懂,中国这样,国外也这样。但是打个比方,你永远无法知道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是不是将来能够跑得比博尔特还快,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就把它的奶粉开支削减一半,并说等你长大了跑出成绩了再给你加倍奖励。国外大学生的就业薪水是有保证的,一定都是根据物价,学历,国民经济,行业景气指数上调的,而且一般只上调不下调。难道说国外做人力的都比中国的人力愚蠢?

中国,世界规矩的破坏者?

在我出国之前,我一直也认为国外种种对中国发展的指责是无理的。但是现在当我开始工作了,我逐渐理解了国外人对中国的指责其实也不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个不折不扣的世界规矩破坏者。

中国现阶段的这种不合理的薪酬方式,让国外的公司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发现他们重视技术,节约成本的种种措施,都玩不赢中国这种“流氓式”的人力成本战术:本来以为你发展了,人力成本自然就上去了,那么人力优势差距就小了,那么我的技术优势就体现了,但是没想到你耍流氓,赚的钱不分给你的工人,不发给你的工程师,不研究技术,人力成本20年过去了还是那么低,那么我就很痛苦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欧美很多公司不得不大量裁员,转移工厂甚至研发中心到亚洲。因为对于不受规矩,又无法制约的流氓的唯一办法就是我也成为流氓。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国外形象很差的原因。很多人一谈中国问题就很反感,因为你抢了他们的工作,破坏了他们先前默认的规矩。

但是中国显然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我们更倾向于反驳说你们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你们侵略了我们,你们自己搞资本原始积累,所以没有资格教训我们。但是却无人愿意正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80年代阶段的落后更主要是自身的原因:大炼钢铁,大跃进等等。二战后的发达国家(除美国)基本上都是从零起点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其实没有站得住脚的论点去破坏人家已经建立的游戏规则。这就好比排队,你偶尔插个队,别人可以视而不见,但是你总是插队,总想走捷径,别人不发火就怪了。中国不重视技术,老是靠买,然后用流氓人力成本战术吸收价值差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破坏游戏规则。因为如果你是自己搞技术,搞创新,做生产,堂堂正正打败了别人,别人自然无话可说。但是靠这种类似下三滥的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做法打赢别人就不道德了,因为你不想活了,别人可不想跟你去完蛋,但是他不和你打又不可能,所以就恨你了。中国现在就是在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正常利益来打赢这场代价惨重和平时期的经济战争。也许这个确实是国家强大最迅速的做法,但是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底层弱势阶层却是个悲哀……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