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7月14日晚间披露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经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16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113,369.04万元相比,将下降15%到20%。
公司表示,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近两年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化工、煤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较深,由于公司2014年、2015年新签合同的下滑,工程项目收入的确认滞后,导致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效益有所下降。
受制于主业单一的中国化学(601117,SH)试图分得环保市场的一杯羹。
7月16日,中国化学发布公告称,为了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拟联合其大股东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双方出资10亿元投资设立中化工程集团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保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中国化学新签的合同中,环保板块就达到了2.22%的比例;而中国化学传统主业偏重重化工和煤化工,业务结构较为单一。此次设立环保公司也被视为其对环保板块的整合,试图借此业务转型。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化学欲整合环保产业,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但环保行业利润空间并不大。
联手大股东整合环保板块
7月16日,中国化学发布公告称,预计出资7.5亿元,拟在北京市天竺保税区注册设立环保公司。此次环保公司投资由中国化学和其大股东中国化工按照75%和25%的持股比例投资,共同出资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化学早在此前就已经在环保行业“排兵布阵”。在2015年630.34亿元的新签合同中,化工占比34.55%,石油化工占比24.31%,煤化工占比25.77%,建筑占比4.41%,环保占比2.22%。
另一方面,在中国化学2015年的核心业务工程承包中,除了涵盖到化工、电力、建筑等传统主营业务,也涉及了环保、市政等其它领域。
中国化学还曾提到“十三五”期间整体处于放缓趋势,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转型到质量效益型。节能环保改造是煤化工、传统化工、炼化产业领域提升的主要机会之一。
据公告显示,该环保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废治理以及节能减排项目工程建设、投资、运营、改造、副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销售及服务。
在中国化学看来,此次投资设立环保公司,是为了落实公司的发展规划,加大环境治理主业拓展力度,打造独立的环保业务板块,有利于公司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促进公司完成转型升级。
业绩承压转型环保产业
早在2015年年报中,中国化学整合环保板块的意图已经初现雏形。其在年报中称,要重点发展化工能源、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三大工程板块,完成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化学转型升级背后则是其业绩承压。据其2015年报显示,中国化学2015年营业收入635.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6.12亿元、净利润28.4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比下降8.26%、7.13%、10.24%。
中国化学称,营收增速减缓来自于传统化工基础性产业产能过剩、上游行业效益下降导致的一些合同不能按期执行、公司业务结构单一灵活性较差三方面的原因。
此次中国化学拿出7.5亿元联合大股东整合环保板块,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透出其在环保领域抢占更多市场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环保板块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环保产业是蓝海也是红海,如果有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突破就是蓝海,反之便是红海。”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公开表示。
在其看来,随着环保法规和环保政策紧锣密鼓的出台,环保行业的机会较多,但目前环保产业仍面临着雾霾、毒地、垃圾分类、垃圾渗滤液、黑臭水体等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课题和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
而林伯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化工设立环保公司和自身的核心业务和主营业务本身就有一定的联系,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空气环境、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他同时也表示,环保行业具有利润空间较小、技术难度较大的特点,中国化学今后能否抢占较大的市场蛋糕,获取预期的业绩增长点,还面临诸多挑战。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