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组建首个氢能联盟!氢能产业商业化拉开帷幕

文章来源:PROCESS《流程工业》 发布时间:2018-02-22
2月11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央企参与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表明我国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拉开帷幕。

氢能联盟

众企云集

据了解,中国氢能联盟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电网、东方电气、航天科技、中船重工、宝武钢铁、中国中车、三峡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钢研等多家央企参与。

目前,申请加入联盟的单位已多达50多家,主要是能源生产、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材料等行业的大型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投资机构。

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事关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该联盟的成立将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推动包括汽车、能源、化工、材料等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对氢能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面向未来的能源

氢能是高效清洁能源载体,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特点。

一是清洁燃料,氢燃料使用中没有废气也没有碳排放,是零排放能源;

二是来源广泛,可来自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也可来自石化、钢铁、冶金等工业流程中的副产品;

三是储运便捷,适合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

四是应用广泛,氢能燃料电池发电效率高、启动快,除车用外还可作为分布式发电、备用应急电源等,氢氧燃料电池还可以作为深海载运工具动力源,有着广阔应用领域。

另外还有热值高、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

氢能联盟

先行布局是当务之急

目前,多国政府出台了氢能发展战略路线图。

日本近年发布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并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取得了超1500件专利。2017年,宝马、奔驰、通用汽车已开始商业化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

我国也将氢能利用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一环:

▲2016年3月份,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把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作为重点任务;把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等方面的研发与攻关、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等作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把大规模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储运技术、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等列为创新行动。

▲2017年,科技部和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氢气储运技术发展,加氢站建设和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示范,形成较完整的加氢设施配套技术与标准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多地表现出强烈的发展积极性。

▲2016年8月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项目在江苏如皋正式启动,目前如皋已拥有10余家氢能企业且发展态势强劲。

▲2017年9月份上海正式发布文件,规划2020年建设5座至1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3000辆;2025年建设5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车3万辆;2030年实现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

▲2018年1月份,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方案出炉。规划建议,到2025年,力争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集团的前身是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目前,该集团煤化工领域年产超过400万吨氢气,具备供应4000万辆燃料电池车的制氢能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其探索的煤制氢路线,成本是天然气制氢成本的70%至80%,是重油或石脑油制氢成本的60%至70%。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表示,目前氢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氢能产业装备制造等方面相对滞后。

氢能联盟

商业化刚刚起步

就实际应用而言,氢能商业化仍有长路要走。最关键的是,需要找到廉价制氢技术。

氢能是二次能源,它的制取需消耗大量能量,且目前制氢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寻求可规模化的廉价制氢技术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万钢分析认为,尽管我国政府自2011年以来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引导并鼓励氢能产业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氢能产业装备制造等方面相对滞后。

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基础研发与核心技术上投入不足,应用领域政策支持不足,产业集中度不够等。

特别是与国外产业巨头积极介入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不同,我国至今产业发展仍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能源与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的介入程度有限。

分析人士称,此次氢能联盟成立,或将提升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市场成熟度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进入规范与加速发展新时期。

联盟的深远影响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说,中国氢能联盟成立后,将一方面通过集聚相关产业在产、学、研各方面的技术资源,加强协同创新,统筹推动包括制氢、储运氢、加氢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加快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及市场协同,统筹指导联盟成员凝练自身研发与产业优势,在氢能利用技术、安全技术、氢能技术标准上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在国防、分布式能源、汽车动力、储能装备等方向的跨领域应用,建立融投资机制以吸引风险投资和发起基金,加速推广中国的氢能产业布局,共同推进中国氢能社会的构建。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正在加快布局从制氢到加氢站的氢能利用全产业链,并参与氢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正计划在江苏如皋、陕西咸阳、内蒙古包头等地投资建设氢能项目。

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强调,我们国家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的性能,技术的成熟度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试点示范,破解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商业化的难题。

联盟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氢能生产与利用全产业链中的18家单位组成,这也是我国首个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氢能产业联盟。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