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石化二期105000Nm³/h空分项目加快建设
2月12日,经当地政府与业主同意,项目经理曹秀景带领项目管理人员一行5人,第一时间上岛开展复工筹备工作,项目部吹响“复工集结号”。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及当地政府及业主要求,项目部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编制《疫情防控方案》、《复工生产实施方案》。随着项目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从四面八方陆续抵达现场,项目部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登记,健康码和通行证“双证检验”,扎实落实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封闭,专用通道设置,防疫物资储备、测温登记、场地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对现场临时用电、临边防护、施工机具等开展全面检查。截止2月22日,项目管理人员23人全部到岗,施工作业人员到岗45人,时刻准备开工。经复工前检查合格,批准项目2月24日复工。2月25号,项目部吹响“冲锋号”。
渔山岛位于岛屿之中,气候多变,上岛的交通方式只有轮渡,施工受天气和交通影响较大;施工区域特气网属于塘渣回填区,地下水位高,土建施工难度大。因疫情影响,施工又耽误1个月。复工后困难重重,为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项目部通过加强资源保障、合理调整计划、深化沟通协作等多重举措,快速推进施工进度。
当前处于基础开挖与地管安装同时施工阶段,现场作业点多面广,对作业人员与施工机具需求量大。因疫情影响,部分作业人员与施工机具到不了,2月24日复工,现场仅有2台挖掘机、2辆土方车,2台吊车,难以满足施工需求。项目部从多渠道联系、审核当地资源,提前做好报备与审核,与甲方、监理积极沟通简化进场流程,加快施工机械进场。通过项目部不懈努力,3月4日,现场全面进入正常施工状态。
因疫情影响,施工耽误1个月时间,滞后原计划施工进度4%。为确保后墙不倒,项目部倒排工期,重新调整施工计划,从工程最先投产的5#空分机组入手,集中力量加快施工,确保在3月25日前完成冷箱基础施工,4月28号完成压缩机组基础施工,为后续冷箱和压缩机按计划安装创造条件。
大连恒力煤制氢车间汽提装置主设备吊装成功
3月17日,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所属北京分公司承建的恒力石化(大连)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煤制氢车间汽提装置C2001汽提塔吊装成功。
此次吊装的汽提塔高36.8米,重110吨,是该项目煤制氢车间汽提装置的主要设备,作用是确保园区已投产气化装置环保达标,对全部装置生产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3月3日15时许,延长化建公司成功吊装重量193.6吨、安装高度10.559米的大连恒力石化250万吨/年PTA-4/5项目5线氧化区第二反应器冷凝器,顺利完成复工以来第一台设备吊装。
大连恒力石化250万吨/年PTA-4/5项目共有128台大型设备吊装任务。吊运公司主要承担4线精制和5线氧化大型设备吊装,包括重600.78吨的二级精馏塔、467.535吨的氧化反应器、335吨的一级精馏塔、320.4吨的第一CTA结晶器、199吨的第二CTA结晶器等20余台百吨以上设备。
该设备的成功吊装,标志着公司承建的大连恒力石化250万吨/年PTA-4/5项目的大件设备吊装进入施工高潮。
据悉,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总投资1500亿元,目前建有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150万吨/年乙烯、1200万吨/年PTA三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减少我国对高端化工原料的进口依赖。
旭阳石化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环评获批
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包括:15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400万吨/年渣油加氢裂化、160万吨/年煤油加氢、3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裂化、2×36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2×175万吨/年芳烃联合、200万吨/年轻石脑油分离、120万吨/年液化气分离、150万吨/年乙烯裂解、7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20万吨/年丁二烯抽提、40万吨/年烷基化、90万吨/年乙二醇、2×30万吨/年聚丙烯、5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4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生产装置。
项目产品主要包括国Ⅵ汽柴油、航空煤油、对二甲苯、苯、甲苯、聚丙烯、HDPE、LLDPE、乙二醇、硫磺、硫酸等。
2017年1月,唐山旭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由旭阳集团旗下的旭阳控股有限公司出资成立。
2018年3月21日,曹妃甸人民政府发布了唐山旭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
2019年6月11日,曹妃甸区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唐山旭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第二次公示)。
2020年1月20日生态环境部拟对唐山旭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公示。
山东东营拟建二期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炼化一体化的大趋势,正在倒逼山东地方炼厂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早在2019年9月,山东省颁布的《关于推进全省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去产能进行到底。《方案》首次对地炼产能的退出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包括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担保贷款、职工安置、产能交易、税收分配都做出安排,甚至土地和排放指标都给出具体方案。
细则明确提出了产能置换标准为不低于1:1.25的减量目标。按这一标准,山东地炼未来至少淘汰4500万吨产能。
方案细则指出,2022年前完成整合转移的地炼合计22家,其中50%集中在东营,50%明年完成。据统计,山东省内300万吨以下的炼能合计4610万吨,共计38家。不在整合转移计划内的企业,如不符合一体化标准,结局应是被拆除。
炼化一体化具有原料成本、运输成本、产能一体优势,多数地炼也想往炼化一体化,向化工转型。转型无非两条路,一是‘油化’并举,做长化工产业链。再就是做大下游成品油终端,拓展加油站覆盖面。但无论哪一条路都不好走,多数炼厂实力不允许,真正能够进行炼化一体化的地炼企业寥寥无几。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