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在长达11章41节的文件中,字里行间都凸显着本次的大湾区规划对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缝的好机遇!
9市2区产业集结,尽显大湾区之大!
大湾区并不是普通行政区划分的区域,而是将泛珠三角的9个城市及2个特别行政区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载体。
大湾区主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尽显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9+2”城市常住人口约7000万人,GDP总量超10万亿元。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极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条件。
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创新、研发等能力极为突出,拥有大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所院、高新技术企业等优秀创新资源。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所属同源,拥有源远流长的发展文化及历史,将这11个城市集结起来,足以形成一个集贸易、教育、科技、生产、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化城市群。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大湾区建设也逐步开始进行。
发展先进制造业,化工建厂机会多!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纲要》中明确指出大湾区产业发展的体系构建及方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步。
首先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实现制造业升级转型及优化发展。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使大湾区11个城市的产业分工划分不惧,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再以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鼓励香港进行“再工业化”。
将运营总部密集的港澳广深作为创新研发的重点区域,发挥剩余城市的产业链优势,并将产业链集结起来,实现大湾区的产业对接及协作发展。此举将会推动整个大湾区制造业的智能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的高效高质。当大湾区产业被详细划分并将“9+2”个城市之间的优势相结合,大湾区制造业将被推上发展巅峰。
目前由于珠三角还存在较多的中小型企业,其中中小型化企生产工艺及设备较为落后。现在大湾区受国家支持,将大力培养利用智能制造生产、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开发能力级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其中包括支持化工企业做强做精,加速化工企业升级转型走向智能生产。
另外,近年来国家对环进行大力整治,化企面临着各种环保风波的冲击,不少化企陷入生存困境。如今的《纲要》中提到,推动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再制造等环节延伸。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将是化企的新机遇!
由此可见,制造业仍是粤港澳的产业重心之一,化工行业也能搭载大湾区规划的顺风车,率先发展绿色化工,依靠本次大湾区规划实行,研发设计绿色环保的化工产品及生产工艺。
生态建设响应环保,绿色化工稳了!
在粤港澳11个城市农工商金依次覆盖,错位发展。令化工人高度关注的除了制造业,还有规划中强调的生态建设。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致使环保一直是国家乃至国际关注的重点。今年开年国家更是出台了多项环保整治政策,以求保障生态与生产共同发展。
大湾区不仅侧重于智能制造的发展,更加重视企业是否走绿色发展之路。《纲要》指出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纲要》中还特别提出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及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制定珠江水量调度条例,严格珠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此外,加强危险废物 区域协同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强化跨境转移监管,提升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也是制造业立足大湾区的重点所在。
因此就算大湾区大力推进制造业的发展,化工企业还是要谨慎遵守环保的要求,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以及引进绿色生产的化工生产工艺,以求能够在大湾区站稳脚根。
随着大湾区规划的出台,人才、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不断加强,大湾区成为国际知名产业区指日可待!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