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汛期强降雨天气,部分城市出现内涝现象,再现尴尬“海景”。住建部曾在2010年对我国351个城市进行过调研,发现在2008-2010年的3年间,全国有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内涝发生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逢大雨必涝,现在已成为很多城市的流行通病,北京在去年6月遭遇严重内涝,“去北京看海”一度成为网友调侃的流行语。面朝这样的“大海”,我们不禁思考,城市为何如此不堪一击?排水系统有哪些不足与弊病?应建设怎样的雨水-排水系统?在近日由中国水网主办的“2012(第六届)中国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与学者对城市内涝和排水问题发表精彩看法,强调推动新型雨水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我国排水建设欠账多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发展中一直“重地上、轻地下”,排水设施依然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标准和做法,传统的灰色雨水排水设施不足以应对城市水涝和雨水污染问题。北京建工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车伍在谈及中国排水现状时提到,中国排水管道系统欠债太多,滞后于城市建设,研究落后,整个排水系统和国际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车伍表示,我国旧城区和新城区设施改造与建设中都暴露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大部分城市的老城区仍使用早年建设的雨污合流系统,合流制改成分流制面临投资大、困难多的问题,且部分地区过于盲目,缺乏清晰远见的战略思路。新建城区基本上是分流制系统,但仍采用传统的排水思路,雨水利用率低,造成地下水减少和污染问题。
另外,我国很多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标准偏低,当前城市排水设施规划设计中,按照《城市排水规划规范》要求采取“1--3年一遇”的标准,重要地段采取“3--5年一遇”标准。而大部分城市早期建设的排水系统执行的还是较低的标准,很多省会城市是“1年一遇”的标准,地级城市是“0.5-1年一遇”的标准。而其他国家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纽约是“10—15年一遇”的标准,东京是“5—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标准。近年各城市建设的排水系统标准有所提高,北京现在的标准从“1年一遇”提高到“3年一遇”,但在局部地段,遇到超强降雨,仍会发生较严重的积水。
探索新型雨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是综合性的多目标措施,在解决内涝问题的同时应提高雨水利用率,减少水质污染与环境污染。多位专家强调,解决城市排涝措施应采用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坚持蓄排相结合,推动雨水资源化利用。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三所副总工程师李萍表示,制定城市排涝规划,首先需要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科学的、系统的对该城市排水现状进行诊断,包括排雨设施的现状、积水的程度、影响的范围及造成的原因等,然后通过模拟分析调蓄设施所设位置的合理性、可能性,选择适宜的方案。车伍表示,现在应该转变观念,跳出传统的排水思路,将绿色设施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建设“源头LID(低影响开发) —管渠GSI(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终端GSI”的新型雨水系统。
在新型雨水系统研究上,发达国家经过了长期持续性、综合性的研究,他们的先进理念与经验技术值得借鉴。德国开发的MR(洼地-渗渠)新系统在欧洲颇为流行。该系统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带有可调节的溢流阀)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设在雨水径流形成的“源头”,如靠近屋面、停车场、道路等的地方。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
美国提出低影响开发(LID)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技术体系,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如地下回灌系统、屋顶蓄水系统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等。英国开发了一个新的雨水系统—蓄水地面,该系统把局部地域内收集到的雨水径流,用人工方式贮存起来,成为城市中水道的重要水源,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部分杂用水。丹麦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
除上述国家的雨水渗水系统和雨水蓄水系统外,新型的雨水排水系统还有很多,如人工湿地(用于处理污水、利用雨水)、屋面雨水中水道系统、污水与雨水复合中水系统等。我国在新型的雨水排水系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水文生态系统及技术条件等进行必要的规划与研究,建设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型的新型城市排水系统。另外,工程性建设还需要法律和行政手段做指导与保证,在法律政策、资金投入、运行管理等方面形成完整、均衡的机制,才能确保规划、建设的有效实施。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